武吉一听,不服气地说:“我的样子可比您好些。我虽然是个樵夫,可过得比您快活多了。春天能看桃花杏花,夏天赏荷花,秋天看黄菊,冬天赏梅松。我也有诗:担柴货卖长街上,沽酒回家母子欢。伐木只知营运乐,放翻天地自家看。”
姜子牙看着他,慢悠悠地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我看你脸上的气色不太好。”
武吉满不在乎地问:“我气色咋不好了?您可别乱说啊。”
姜子牙一脸认真地说:“你左眼青,右眼红,今天进城怕是要打死人。”
武吉一听,火冒三丈,大声斥责道:“我跟您在这儿闲聊,开开玩笑,您咋还咒我呢,说这么不吉利的话!”说完,武吉气呼呼地挑起柴,往西岐城里走去,打算把柴卖了。
他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南门。巧了,正好碰上文王的车驾要去灵台,占卜验证灾祥的征兆。随行的文武官员和侍卫们前呼后拥,两边的侍卫大声喊着:“千岁驾临,闲杂人等让开!”
武吉挑着一担柴正往南门走,这市井道路本来就狭窄,他想换个肩膀挑柴,结果一不小心,柴担一头塌了,翻转的尖担“嗖”地一下,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守门军王相的耳朵上。这一下可不得了,王相当场就没了气息。
周围的人都大喊起来:“樵子打死了门军!” 大家一拥而上,把武吉抓住,带去见文王。
文王坐在马上,威严地问:“这是什么人?”
两边的人赶紧启奏:“大王千岁,这个樵子不知道为啥,打死了门军王相。”
文王看着武吉,问道:“你这樵子姓甚名谁?为什么打死王相?”
武吉吓得浑身发抖,赶紧启奏说:“小人是西岐的良民,叫武吉。我看见大王驾临,这道路狭窄,我换肩挑柴的时候,不小心误伤了王相。”
文王听了,严肃地说:“武吉既然打死了王相,理应抵命。” 于是,就在南门画地为牢,竖木为吏,把武吉拘禁在了那里。这纣时画地为牢的事儿,也就西岐有。东、南、北和朝歌都有监狱,就西岐因为文王会推演先天数,算祸福特别准,老百姓都不敢逃跑藏匿,所以画地为狱,大家也不敢跑。要是有人跑了,文王一算就能算出来,抓回来还得加倍问罪。所以那些调皮捣蛋的百姓,都老老实实奉公守法,这就叫“画地为狱”。
小主,
武吉被拘禁了三天,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想:“我母亲年纪大了,又没个依靠,肯定天天在门口眼巴巴地盼着我回家。而且她还不知道我出了这档子事儿,遭了刑罚灾祸。”一想到这儿,武吉心里一酸,思念母亲的情绪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好多行人都围过来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