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下)

戏说封神榜 阿尼头 2186 字 1个月前

文王带着众文武出了城,直奔磻溪而去。走了三十五里地,早早地就到了树林下。文王传旨:“士卒们先在林外驻扎,都别大声喧哗,千万别惊动了贤士。”

文王下马,和散宜生步行走进树林。只见子牙背对着他们,坐在溪边。文王悄悄地走到跟前,站在子牙身后。子牙其实早就知道文王来了,故意扯着嗓子唱歌:“西风起兮白云飞,年岁已暮兮将何为?五凤鸣兮真主现,垂竿钓兮知我稀。”

子牙唱完,文王赶紧搭话:“贤士,你过得快乐吗?”

子牙装作刚发现文王,急忙扔掉鱼竿,转身伏地叩头说:“小民不知道大王驾临,没能迎接,还望贤王饶恕我的罪过。”

文王赶忙伸手扶住,诚恳地拜言说:“我早就仰慕先生大名啦,之前拜访不够虔诚,我知道错啦。今天特地斋戒,诚心诚意来拜谒您。能见到先生的尊颜,我真是太幸运了。”说完,又命令散宜生:“快扶贤士起来。”

子牙这才躬身站起。文王笑着把子牙带到茅舍之中。子牙又要下拜,文王也跟着一起下拜。文王说:“我早就听说先生高明,一直没能相见。今天有幸见到先生风采,聆听教诲,真是我三生有幸啊。”

子牙赶紧谦虚地说:“我就是个老朽无能的人,不值得大王咨询。文的方面我不能安邦,武的方面我不能定国,承蒙贤王亲自前来,实在是有辱大王的銮舆,辜负了您的圣意。”

散宜生在旁边赶紧说:“先生可别太谦虚啦。我们君臣沐浴斋戒,诚心诚意,特地来表明我们的微薄心意,一心聘请您。如今天下乱糟糟的,一会儿安定一会儿混乱,当今天子疏远贤臣,亲近佞臣,整天沉迷酒色,残害百姓,诸侯都叛乱了,百姓们生活得苦不堪言。我们主公日夜都在操心,睡觉都不安稳。早就仰仗先生的大德,知道您在溪岩隐居,特地准备了点小聘礼。先生要是不嫌弃,就和我们一起辅佐圣明之世,那我们主公可就太幸运了,百姓们也有救了。先生您何苦一直隐藏胸中的奇谋,忍心看着百姓遭受苦难呢?为啥不施展一点余力,可怜可怜那些孤苦无依的人,把他们从水火之中拯救出来,让大家过上太平日子。这可是先生您的大恩大德,绝世的仁德啊。”说完,散宜生把聘礼摆了出来。

子牙看了看,赶紧让童儿收下。散宜生又把銮舆推过来,请子牙登上。子牙连忙跪地推辞说:“老臣承蒙大王洪恩,以礼相聘,我已经感激不尽了,怎么敢乘坐銮舆,这可太超越名分了,绝对不敢!”

小主,

文王说:“我早就准备好了,特地来迎接先生,先生一定要坐,可别辜负了我的一片真心。”

子牙再三推辞,坚决不敢坐。散宜生见子牙态度坚决,就对文王说:“贤人既然不坐舆,希望主公能听从贤人的请求。要不把大王的逍遥马给先生骑,主公您乘舆。”

文王有点为难地说:“要是这样,那可就辜负了我这几天的虔诚啦。”

大家又推让了好一番,最后文王还是坐了銮舆,子牙骑上了逍遥马。一路上,欢呼声充满道路,士兵和马匹都精神抖擞。当时正值吉祥的时辰,子牙来的时候,已经八十岁了。有人写诗感叹:“渭水溪头一钓竿,霜皎皎两云皤。胸横星斗冲霄汉,气吐虹霓扫日寒。养老来归西伯下,避危拚弃旧王冠。自从梦入飞熊后,八百余年享奠安。”

话说文王聘请子牙,进了西岐城,老百姓都争着来看,个个都欣喜不已。子牙到朝门下马。文王升殿,子牙朝贺完毕,文王封子牙为右灵台丞相。子牙谢恩后,在偏殿设宴,百官相互祝贺,举杯对饮。从这以后,君臣有了好帮手,就像龙虎有了依靠。子牙治理国家很有一套,安抚百姓也有自己的法则,件件事情都办得有条有理,行行都有规范。西岐还建造了相府。这时,这个消息传到了五关。汜水关守将韩荣赶紧上疏给朝歌,报告姜尚辅佐周的事儿。至于子牙之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儿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