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真被你说着了!”李景隆望着这个聪慧的小人儿,不禁莞尔。
果真是龙生龙,凤生凤,生在皇室的孩子就是与民家子弟不同,这思维何等敏锐。
“你想啊!”李景隆轻声解释道,“陛下生于乱世,亲眼目睹过太多惨绝人寰的景象,自然是变得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说着,他顿了顿,“而你父王年幼虽也跟着舅爷南征北战,但终归是有人替他遮风挡雨,所见所闻自然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就不一样。”
朱雄英若有所思,似乎在努力理解他话语中的深意。
李景隆伸手轻轻揉了揉他的小脑袋,“说到底,两人都没错。他们之所以常有争执,不过是因为身处的年代和经历不同,这才造就了政见上的分歧。”
他俯下身,与朱雄英平视,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将来面对的时代,必然与舅爷和父王都不相同。时代在变迁,治国的手段和思路,自然也要随之改变啊。”
“小子,说得好!”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
两人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只见朱元璋正背着手站在不远处,身后还跟着朱标,两人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景隆心中一惊,而方才这番话要是落在有心人的耳中,必将扣上一顶“教唆储君”的帽子。
好在听见的是老朱和小朱......他言语也并未有半点不敬。
“九江,这些年书没白读,通透!”老朱大步走上前来,颇为惊奇地打量着他,“咱还真是小看你了,继续留在大本堂也确实屈才了。”
“舅爷,表叔!”李景隆见二人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松口气的同时吐槽起来,“您不是日理万机吗?怎得神出鬼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