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也不再迟疑。
“陈书记,我个人对于给您做秘书的事情没有意见。”
“就是我没有相关的工作经历,怕做不好给您丢脸。”
“至于秘书科的工作,您批评的是,我是有些操之过急了,但是我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秘书科作为市委办公室上传下达环节最为重要的一个部门,市委的意见能不能很好地传达下去,下面的意见能不能很好地为领导所掌握,所用,秘书科的办事流程和办事效率十分重要。”
“所以在我个人看来,秘书科有些工作方式确实应该与时俱进,而不能一直用传统的思想观念去一味求稳。”
敢说出这种话,黎卫彬的胆子固然大。
但是他也是在赌。
实事求是地说,官场其实并非一个良善之地,好赌的性格在官场既没有出路,也没有生存土壤。
但是富贵险中求,有时候敢于赌一次也是一种自信。
如果自己没有推断错误,陈正清真的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履新市长的话,那他这种不一味求稳,而是横冲直撞地求变的想法恐怕才是陈正清履新市长职务之后打开局面最需要的。
黎卫彬的这一番话说完,办公室里突然变得很安静。
静到黎卫彬的心跳都不由得开始加速狂跳起来。
抬头盯着眼前的年轻人看了一眼,陈正清心底没来由地冒出一句后生可畏。
如果没记错,他在黎卫彬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下面的区县里面担任副镇长的职务,那时候的自己远不如现在的黎卫彬这般镇定和果决。
年书记看人的眼光还是老辣。
当初他在担任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的时候,提任的前夕被领导叫过去谈话,当时领导随便几句话就诈得他手忙脚乱,甚至语无伦次,哪里有眼前黎卫彬的这般镇定自若。
更难得的,是黎卫彬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敢慷慨陈词、坚持己见。
这已经不是胆子大能解释得清楚了,而是必须对目标足够坚定,对原则足够执着才会有的一种外在表现。
黎卫彬其实没有猜错。
用他做秘书,陈正清的确提前跟年家华有过沟通。
跟现任市长时常旺不同,他陈正清上市长本身就是走的年家华的路子,即使去了市政府那边,他也不可能会跟年家华产生重大的意见分歧。
而且年家华也不同于时常旺,这位年书记在不可能会一直在淮阳担任书记的职务,进省里应该是早晚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他敢启用黎卫彬的基本盘,也是一种变相的示好。
黎卫彬既然是年书记的后生晚辈,那年家华在离开淮阳之前就必然会妥善安置这个小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