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而朝堂之上反对声浪此起彼伏,群臣纷纷上奏劝阻。”
最先开始反对的就是大理寺卿和镇武司总指挥使。
理由是现有大理寺掌刑狱诉讼,镇武司专司缉盗维稳,职权划分已然明晰。
若再设新衙,恐致政出多门,权责混淆!
他们都知道这机构一旦建立起来,铁定会要分他们的权柄!
年迈的户部尚书更是颤巍巍出列,捧着账册哭穷。
原话更是毫不客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今年的财政预算已经做完,如果朝廷寅吃卯粮,则卯粮吃完以后,真不知道我大闫朝还有什么可吃的!”
听说此话一出,当时就将皇帝陛下气的不轻。
洛子商闻言一愣。
校事府?
这不正是大明锦衣卫的翻版么!
看来皇帝对这些大臣们也不放心啊!
也难怪…
当今皇帝以"清君侧"之名起兵,踏着至亲的血迹登上龙椅。
杀兄弑父,得位不正。
这朝内朝外对天寿政权的合法性异议纷起。
有些人表面恭顺,背地里却对这位得位不正的君王多有微词。
而姬啸亦对朝廷大臣多不信任。
这新设的校事府,分明是皇帝要悬在群臣头上的一柄利剑。
这所谓的"侦缉廷杖情报刺探",不过是给群臣看的幌子罢了。
就像猎人给猛兽套上的华丽项圈,初见时只觉得精致,待锁链收紧时方知是夺命绞索。
这柄新铸的利剑,剑锋所指之处,全在持剑人一念之间。
锦衣卫初设时也不过是个仪仗衙门,待得羽翼丰满后,连当朝首辅的府邸都敢夤夜闯入。
那些飞鱼服绣春刀,白日里是天子亲军,暗夜里就成了索命无常。
这些朝臣中,怕是有几个明白人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才会拼命反对。
没钱?
这不正是天赐良机?
搞个锦衣卫也是不伦不类的,要设就该直接设个东厂,让内廷宦官来执掌这柄利剑!
洛子商低垂的眼帘下,一道精光如利刃出鞘般倏忽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