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子望着星空轻声吟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他的身影融入夜色,";愿尔等日后皆能成为百姓心中的北斗,而非浮于云端的星辰。";
就连张时安,原本对这个世道早已经,不抱什么希望的心。
也重新焕发起了希望,哪怕他十分的清楚,现实非常的残酷。
可他依然,在与众人待在一起的氛围当中,再次坚定了自己的初心。
不管朝堂之上多么尔虞我诈,又有多少潜规则?
可是他想走的路,绝对不会发生一丝一毫的改变。
他想要看到的国家,他想要百姓生活的水平,是什么样的,只有他自己清楚。
小主,
3月出发,到今日,马上就要步入6月,天气倒还算不上多炎热。
不过他们这一群学子,整个人的面貌,基本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就连浑身的气质,一个个,也不像当初那般不谙世事。
不过哪怕他们这一路游学过来,与崇阳书院约好的日子也近在眼前。
当众人来到,他们这隔壁的省会,东临郡。
这边热闹的场景,也让众人习惯偏僻和荒郊野外,突然看到这么热闹郡城,还真有些恍惚。
一个两个看着自己,天天在外奔波,皮肤颜色,都已不再白净。
看着外表的模样,还真看不出什么读书人的影子。
不过只有他们自己清楚,这段时间的经历,收获了多少?
城内,在外行走,忙碌的百姓,三三两两穿插于其间的书生学子。
此地的文风,与他们境内的文风不分上下。
都是文气浓郁,随处可见的书香文人墨客。
一眼望去,湖中,竟也有不少吟诗作对的,文人学子。
一行人看的稀奇。
此地的风光,和浓厚的学术氛围,都非常的不错。
听说此次,前来交流的书院,可不止他们致远书院一家。
还有也是相邻的省会,其中一个叫做鸿儒书院的,这次也来了。
也就相当于,三个书院之间的交锋,反正致远书院的学子,总体来说还是十足的有信心。
要是以前可能还有些虚浮,可经过这几个月的历练,不管是哪方面,都格外的扎实。
徐夫子带着他们不紧不慢的穿梭在街上,估计也不是第1次来到这个地界。
左转右转之下,来到一个大大的招牌面前,此地就是崇阳书院,接待客人的一个据点。
只见为首的管事,应该是对徐夫子十分的熟络。
“贵客,远道而来,一路舟车劳顿,还请跟刘某前去,山长,特意给贵客们准备好的房间,修整一番。”
作为自称刘管事的人,先是跟徐夫子客套了一番。
就带着他们,从这里,又不知道绕了几条街,终于来到一处离城中心,比较偏僻的地带。
虽说看起来偏僻,但是,这周围,却一点都不冷清。
可以说,书院山下,各种各样的小贩,各种各样的小吃和物件都应有尽有。
但这些摆摊的小贩,都在一定的界限之中,并不会,打扰到山上用功的学子。
只见他们一行人,来到崇阳书院的山脚之下。
看着眼前巍峨气派的门头,就已经格外的心潮澎湃。
崇阳书院峙于雾隐山北麓,青嶂叠翠间隐现飞檐斗拱。
登山石阶以大胜朝特有的";冰裂纹";技法铺就。
每块青石相接处皆嵌有朱砂绘制的河图洛书纹样。
首座冲天石坊高逾三丈,四根墨玉柱础上浮雕着九叠篆文";崇阳";二字。
坊额";崇阳书院";四字笔走龙蛇,传为大胜朝开国元勋赵弘殷亲题,笔锋处暗藏二十八星宿方位,夜间观之隐隐有星辉流转。
两侧楹联以鸡血石镌刻,上联";剑气横空惊鬼蜮";落款";铁冠道人";,下联";文光射斗贯长虹";署名";青霞散人";。
据《大胜经史》载,此联乃洪武年间龙虎山张天师与青田刘伯温对弈时所作,字里行间暗藏兵法韬略。
每当电闪雷鸣之际,楹联竟会发出龙吟虎啸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