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前往北地

用柳条、芦苇与黏土混合,编织成坚固的栅栏,置于田边地角,阻挡流沙侵蚀耕地。

这是张时安一个大概的设想,想要实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毕竟他就一个小小的秀才,哪怕他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

想要让众人相信他,也是需要一个过程。

晨曦初露,柔和的光线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致远书院的庭院之中。

张时安身着一袭利落的劲装,背着简单却实用的行囊,与一同选定前往北地的四十九名同窗整齐列队。

微风轻拂,带来春日特有的馥郁芬芳,混合着泥土的清新与花草的甜香。

小主,

可众人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的闲适惬意,皆是一脸坚毅,眼中透着决然。

不少人都紧了紧肩上的背带,心中暗自思忖:

此番北行,前路必定荆棘丛生,但自己早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就连张时安抬眼望向远方,山峦连绵起伏,在晨雾的笼罩下如梦如幻,恰似一幅水墨丹青徐徐展开。

这一路,且将是山水相伴,风光旖旎,可谁都清楚,美景之下潜藏的是未知的艰辛。

队伍缓缓启程,踏上那条蜿蜒向北的官道。

起初,道路两旁是繁花似锦的田野,金黄的油菜花肆意绽放。

如同涌动的金色海浪,微风拂过,“花海”泛起层层涟漪,馥郁的花香沁人心脾。

同窗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彼此分享着看到美景的喜悦,欢声笑语洒落一路。

“张兄,你瞧这春日盛景,当真是美不胜收!”

身旁的同窗赵启文兴奋地捅了捅张时安,眼中满是陶醉之色。

张时安微笑点头:“是啊,如此良辰美景,只盼日后北地也能这般生机勃勃。”

言语间,流露出对北地未来的期许。周围的风景,在他们眼中。

但有时候在张时安的眼中,这个年纪的自己,以及周围的少年,也皆是风景。

行至晌午,阳光愈发炽热,队伍觅得一处溪边停歇。

众人纷纷卸下行囊,或掬一捧清凉溪水洗面,或席地而坐,取出干粮补充体力。

此时,话题逐渐从美景转向此行的目的。

“诸位,咱们此去北地,肩负重任,大家可有什么抱负?”

性格爽朗的欧阳学兄率先开口,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赵小磊第1个开始响应,放下手中干粮,目光坚定:

“我听闻北地百姓苦不堪言,战乱频繁,田园荒芜。

我欲凭借所学,助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让他们有田可耕,有粮可食。”

“赵兄高义!”众人纷纷赞叹。

“听说,基本上有点名气的书院都派了学子前去,咱们致远书院,不说,到时候声名远扬,但也不能落人下风。”

一时间,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畅所欲言,袒露心声。

尽管抱负各异,但眼神中闪烁的光芒却如出一辙,皆是为了北地的复兴,为了天下苍生。

重新上路后,道路渐渐崎岖,周围的景色也由繁花绿野转为崇山峻岭。

山林间,古木参天,枝叶繁茂,阳光透过层层枝叶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偶尔可见松鼠在枝头跳跃,野兔在草丛中穿梭,为这寂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灵动。

这样的地方,张时安是真的有些害怕,会不会冒出点山匪出来?

但路途的艰辛也愈发明显,陡峭的山路让众人脚步沉重,不少人脚底磨出了水泡,却依旧咬牙坚持。

每当有人体力不支,身旁的同窗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或搀扶,或分担行囊重量,彼此的默契与互助在艰难中升温。

“大家加把劲,前面就是宿营地了!”领队夫子和护送他们的武事高声呼喊,为众人打气。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众人在一处开阔地扎营。

燃起篝火,驱散寒意,大家围坐一团,继续探讨着白日未竟的话题。

火光映照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尽管疲惫,却洋溢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