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边患临朝:争议起于萧墙

陶毅将江瑶紧紧抱在怀中,试图用温暖驱散她身上的寒意。

然而,他的心中并未完全放松,因为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就在他拥抱江瑶的那一刻,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董文炳的声音再次响起:“皇上,八思巴喇嘛求见......”

陶毅心中一紧,随即松开江瑶,示意她稍安勿躁。

他深吸一口气,整顿心情,缓步走向外厅。

八思巴喇嘛神色凝重,双手合十,拱手行礼:“皇上,边境传来急报,也速迭儿率领敌军大举入侵,边境形势十分危急。”

陶毅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团。

他深知,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内心充满忧虑,仿佛置身于一场与命运的较量。

作为元朝的领袖,他必须迅速做出决策,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然而,这场危机不仅仅是对外敌的抵抗,更是对国内权力格局的一次巨大考验。

“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陶毅沉声说道,声音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八思巴喇嘛点头应是,迅速退下,去传达命令。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气氛异常紧张。

陶毅走上龙椅,环视四周,眼神中透出一种不可动摇的决心。

“众位爱卿,边境传来急报,也速迭儿率敌军大举入侵,国势危急。朕决定立即召集军队,前往边境抵御外敌。”陶毅的声音响彻朝堂,每一个字都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穿透人心。

然而,话音刚落,便有一名官员站了出来,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皇上,国家经济尚未恢复,难以支撑大规模战争。况且,敌军来势汹汹,贸然出兵恐有损失。”

陶毅心中一沉,他知道这是人与人的冲突,朝堂意见分歧在所难免。

但他不能因此退缩,国家的安危必须放在首位。

“国难当前,刻不容缓。外敌入侵,势如破竹,若不及时应对,恐将危及社稷。朕深知经济尚未恢复,但这也是我们恢复国家实力的契机。只有通过这场战争,我们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才能让国内外的敌人知难而退。”

陶毅的话语铿锵有力,尤其是那句“知难而退”更是让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许多官员面露难色,显然他们对陶毅的计划持保留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