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朝堂复议:固融合之基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像一首低沉的哀歌。

陶毅站在窗前,任凭冰冷的雨滴打湿他的脸颊。

他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仿佛身体被掏空了一般。

江瑶,这个名字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心头,让他无法呼吸。

他缓缓转身,走向龙椅。

他知道,他不能再沉溺于儿女情长之中了。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带领这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让他感到一阵阵的刺痛。

他走到龙椅前,缓缓坐下,一股冰冷的寒意从龙椅上传来,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陶毅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知道,今天的朝堂将会是一场硬仗。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眼神中已经没有了迷茫,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和决绝。

他站起身来,大步走向朝堂。

推开厚重的大门,陶毅走进了朝堂。

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让他感到一阵窒息。

他环顾四周,看到大臣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他们的这股若有若无的抵触情绪,如同阴霾一般笼罩着整个朝堂,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知道,推行文化融合政策的道路依旧崎岖难行。

陶毅走到龙椅前坐下,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爱卿,今日朕再次召集大家,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文化融合政策的推行成果。”

他的话音刚落,朝堂上就响起了一片嗡嗡声。

陶毅知道,这些大臣们心中肯定还有很多疑虑,但他必须让他们明白,文化融合是大势所趋,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朕知道,诸位爱卿对文化融合政策还有很多顾虑。”陶毅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朕可以告诉你们,文化融合并非是什么新鲜事物,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曾因文化融合而繁荣昌盛。例如……”

陶毅侃侃而谈,列举了其他国家因文化融合而繁荣昌盛的例子。

他的声音慷慨激昂,充满着力量,仿佛能够穿透人心。

王冕站在一旁,频频点头,不时地补充几句,为陶毅的论述增添了更多的说服力。

渐渐地,大臣们的眼神开始发生了变化。

他们原本充满怀疑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认同,甚至还有几分敬佩。

然而,就在这时,耶律楚材站了出来,提出了几个细枝末节的问题,试图反驳陶毅的观点。

这些问题看似无关紧要,但却直指文化融合政策的核心,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会对政策的推行造成巨大的阻碍。

陶毅深吸一口气

但他并没有慌乱,而是运用“历史洞察之眼”,仔细分析这些问题在历史进程中的解决之道。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关键信息一一呈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