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给他的俸禄,他只保留了一日三餐的饭钱,剩下的钱都投进了工队和商队里运作了。
一开始百姓都骂他是贪官,是狗官,铜臭味重。一个县令不管衙门事务,不为百姓谋福利,一上来就和一群富商勾结在了一起,丝毫不遮掩。
他手下人也觉得这新来的县令财迷心窍,是个掉眼里的财奴。不过倒是没有人敢当着钱甲的面说这些话就是了,毕竟这个世道就是无官不贪,就算他明目张胆又如何,他是青天大老爷,谁能管的了他呢?
运作了一段时日后,师爷最先发现了不同之处。钱甲竟然在慢慢的还前人欠下的一堆烂账,官府的财政压力居然在慢慢缓解。
钱甲帮着一堆酒楼和商团招揽生意,他给各个工队发活修官道,充分利用所有组织的职能,让大家各司其职在这个城池里活跃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就是希望所有的商团生意兴隆,所有的工队每个年度都有活干,官道修好了,驿站修好了,客栈建好了,城池的客流量才会变多了,才会有更多的钱流入城镇中,衙门才不会坐吃山空,不会变成一个只会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蠕虫。
钱甲的口碑翻盘,发生在年末时,他把百姓的赋税给减了两成。商队和工队都把钱甲当做自己的财神爷,百姓把钱甲当成自己的父母官,城镇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犯罪概率都变小了。
钱甲每天忙的脚不沾地,他不怕下面的人捞油水,只要不妨碍他实施自己的设想,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衙门一边平掉以前的烂账,一边用新钱去做更大的工程。
可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钱甲的声望越来越高,他光顾着摆弄自己掌中的地盘,却忘了维护官场上的关系。他的政绩做的很出众,这让其他人的功绩显得黯然失色。
在满是污泥的世界,出淤泥而不染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刺史都没有到县城来看过一眼,钱甲便因官商勾结的罪名,继续下放,被派遣到更加偏远的地区,阻止他继续壮大自己的势力。
百姓只以为是普通的任职到期,连忙做了万民伞,只希望钱甲能够留下来继续任职。
“乡亲们啊,这县令难做啊。我是该休息了,希望大家以后都有更好的生活吧,鄙人不才,只能帮你们到这了。”
许多百姓真实的流下了热泪,只奢求钱甲能在这县城里再当几年官,让他们再过几年好日子,可惜,百姓的眼泪是撼动不了天命的。
到了更偏远的地区,士农工商那一套就玩不转了。别说开商铺了,保住自己田地里的庄稼都是难题。
衙门人手不够,防止不了流民抢食。水利工程又不完备,雨下多一点就内涝,雨下少一点就干旱,基本没有风调雨顺的时候,老天都会和县令对着干,最关键是没钱,根本组建不起工队,修建农田的灌溉设备,哪怕是请木匠做个水轮车,最后都要被人拆了拿回家劈柴烧。
这里没有学堂,一群山野满腹,野性难驯。处处是杀人越货,人口买卖,一天到晚官司缠身,钱甲根本腾不出时间想别的事情。
只是因为城乡交界,所以在这里增设了一个衙门,但是谁也不想到这里来,管理这个烂摊子。
一个地区一旦穷了下来,就会越来越穷,滑进深渊里去。
就算如此,钱甲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执着,他牢牢记住了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