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将冷茶泼向信笺,血字化作蝇头小楷:"巳时茶寮"。笔迹虚浮处透出的指纹,与元春家书上的凤藻宫印鉴重叠。黛玉忽然以银簪挑破笺纸夹层——半幅《璇玑图》碎片飘落,回文处藏着"盐铁转运"四字。
"二哥哥可还记得这个?"黛玉取出元春昔年赠的香囊,倒出里边干枯的茜草——与宫绦用线同出一源。宝玉猛然想起那年端阳,元春省亲时特意嘱咐:"这香囊里的茜草,原是扬州盐碱地长的..."
五更天的雾气漫过青石阶,黛玉将碎瓷海图拼入舆图缺口。瓜洲渡的朱砂痣正对栊翠庵方位,暗合三年前林如海暴毙之地的星象图。宝玉摩挲着官印残角,忽然想起那年雪夜——贾政捧着同样的铜章在书房长叹,窗纸上映出的身影竟戴着沐王府的狼首扳指。
"二爷,老太太传早膳。"袭人的声音在廊下响起。黛玉迅速卷起证物,却见早膳食盒底层粘着片冰鉴残骸——正是装过暹罗冰的木箱碎片。碎片背面用鱼胶粘着半张礼单:"敬献凤藻宫童男童女各十二,充作冰人"。
晨钟撞碎残梦时,平儿的笑声自佛堂传来:"可算找着暹罗冰了!"黛玉望向地窖方向,二十口木箱的冰裂纹在曦光中宛如泣血。她突然扯住宝玉衣袖:"快看佛堂匾额!"
"荣禧堂"金匾的"禧"字突然渗出黑水,木纹裂开处露出半幅黄绫——竟是先帝赐给林如海的"盐铁专查"密旨。宝玉架起梯子欲取,却见匾额背面钉着三枚袖箭,箭羽染着与宫绦同色的茜草汁。
巳时的栊翠庵茶寮空无一人。妙玉素日烹茶的竹炉翻倒在地,炉灰里埋着半块虎符。黛玉以茶筅轻扫,符身"元春"二字刻痕间塞着盐粒——与通灵玉裂缝中的苦盐同源。
茶案忽地倾斜,暗格中滚出个油纸包。展开是撕碎的《金刚经》,拼凑后显出盐工血书:"丙戌年腊月十八,林大人查盐船遇害,贾雨村..."。后半截字迹被血污浸染,依稀可见"沐王府"狼首徽记。
午时的日头正烈,黛玉站在地窖废墟前。三百盐工卖身契在火光中化为灰烬,灰烬里却浮出金丝编织的名单——十二位朝廷大员的名讳,每个名字后都缀着"盐课"二字。宝玉忽然指向天际:"玉儿看那云!"
北方的积云竟呈盐山形状,云缝透下的光柱正照在荣禧堂金匾上。匾额裂缝中的黄绫随风飘展,露出后半截朱批:"着林氏女承父志,彻查盐蠹"。黛玉腕间的盐甲符突然发烫,在肌肤上烙出与圣旨同纹的赤星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