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修一口气

孙思昭儒雅一笑:“且问师妹,你认为儒家何以传承经久不衰。”

少女若有所思:“因为传承之法?”

孙思昭笑意更甚,只是不语。

唐岁又回答道:“是这些个育人教化人的知识?”

孙思昭再摇摇头,回答道:“是人,儒家本就主张‘仁’,准确地说是人与人之间的气,修到师傅这种境界,修行已然是离不开教育产生的仁气了。”

随后他又眼神狂热地说道:“所以初代儒圣祖师所创这条路是何等高明,后人想要承他的道,便要将理念开枝散叶,利他利己,将有天赋者挑选传道,然后往而复之,直至整个理念传遍天下。”

“不会有占据力量者自私不传,叫群众愚化,教化为产肉产毛的羔羊。”

少女恍然点点头。

他又继续补充道:“在学宫自是不缺教化的仁气,可在这些个偏僻地方,想要修炼保持境界不下掉,就得自办私塾,以产仁气。”

“所以老刘……老师每天在这冥想是在修炼咯。”唐岁反应过来,想到自己以后未免不也要教人?

嘶,好像有点不太感冒,当老师教小孩,这个该师范的来呀,专业对口,自己前世连大学都没得上。

“你看那些个但凡有实力的各地方的名德,不都是十里八乡的都去求学吗,只是咱们师傅名声不显,外人都不知道这里有这样一尊大神,不然求学的人得排到城口去。”

唐岁转头一看刘胤才,只见他洋气得鼻孔都要怼到天上去了!

“师妹八境便要修气入体了,虽然你距离八境尚有一段时间,不过可以早作打算。”孙思昭倒是真像个师傅处处为唐岁着想。

“师兄修的什么气?”

“乃是松江清气,”后他又补了一句,“同师傅一样。”

转头瞥了眼刘胤才继续躺在太师椅上闭着眼睛,孙思昭将头低下小声问道唐岁:“师傅没和你说吗?”

后面刘胤才面色俨然不自然了,她不稀罕老子的真传!不走老子的道!

唐岁摇摇头,示意自己完全不知道。

这下轮到孙思昭皱眉头了,没有再看刘胤才,说道:“你看很多名胜山川,寺庙道观,都有儒家先贤刻下的诗词,那是他们感气的领悟,将其留在那方便后人参悟采气。”

“而这松江清气正是刘师所发现,并且也是第一个使用它的人,以此气催动的儒器攻势快,行动之间泛起水雾,催动神通有如松江奔涌相助,生生不息。”孙思昭继续解释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