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玉玺归禅

"这才是真正的焚城计!"赵佶赤足踏过燃烧的密信,灰烬中显化出童贯笔迹:亥时三刻火烧翰林院。

潼关瓮城内,韩世忠陌刀插地三寸。梁红玉剑锋挑起西夏统帅头盔,面甲下竟是童贯养子面容。"老贼果然通敌!"

残存的西军突然倒戈,刀锋直指韩世忠后心。"等的就是你们!"韩世忠独臂抡起陌刀,刀背狼头雕纹突然喷射毒针——正是静塞军当年清理叛徒的机关。

梁红玉霓裳卷起燃烧的军旗,火光中映出倒戈士兵颈后刺青:童贯私军的獠牙鬼面标记。秋泓刀破空而至,刀气掀翻三架云梯,梯身榫卯处露出延福殿匠作监的梅花烙。

"清君侧!"韩世忠陌刀指天。幸存的杨字营老兵突然撕开战袍,露出脊背"元佑"刺青——竟是苏轼当年亲训的义军!

大相国寺地宫中央,赵佶将玉玺残角按入司马光碑。碑文"正气"二字突然脱落,露出《青囊书》最终章:以毒攻毒之法。

"原来如此..."赵佶扯下燃烧的袈裟。梁红玉剑锋划过其脊背,毒血喷溅在玉玺残角上。和氏璧遇帝王血突然复原,传国玉玺完整现世的刹那,地宫八百忠魂骸骨齐诵《正气歌》。

汴京城外,童贯亲率的五万叛军突然阵脚大乱。士兵手中火把相继爆燃,火焰中显现出玉玺光影。"天命在宋!"叛军纷纷倒戈,火把投向童贯所在的楼车。

龙门山新碑前,展云翔秋泓刀归鞘。玉玺完整后自动飞入释迦牟尼像掌心,佛像双目淌下石泪,泪痕竟是《资治通鉴》缺失的党争篇。

潼关城头,韩世忠陌刀劈碎最后面西夏狼旗。梁红玉剑指恢复的漕运河道:"该清理朝堂了。"

大相国寺晨钟响彻汴京。赵佶赤足立于燃尽的袈裟灰烬中,新生皮肤上《武经总要》刺青已转为金色。八百忠魂骸骨化作舍利,嵌入司马光碑形成新的《元佑党人碑》。

黄河波涛轰鸣东去,秋泓刀在碑前震颤不止。展云翔望向汴京方向,玉玺归位的虹光正穿透云层——新的江湖,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