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特别嘱咐苏武:“虽然薇拉的能力得到了你的帮助,可是我并不希望她的能力被更多的人知道。她父亲已经因此失踪了近二十年,我不想让薇拉也卷入这种灾难中,我努力赚钱,就是希望薇拉的人生,能够安稳。”
苏武表示明白。
李娜担忧的说:“如果能找到他,当然更好,我非常感激你不远万里来帮助我。不过不要因此让你们陷入危险,要确保你们大家安全的情况下,你们才可以行动。”
苏武看着风韵犹存却又略显忧愁的李娜,更是确认之前的想法,这个李娜,一定是知道什么相关事件。
可是李娜饱经人生起伏,深谙人情世故,自己想在她口中套出话来,恐怕很难,除非她自己说。
李娜离开之后不久,就有人敲门,薇拉去开门。对方表明身份,是发送电子邮件的网友。
薇拉连忙让他进来,接着苏武和王伟分别接到了电话,表示自己马上就到指定地址。
薇拉迎进来的,是一个大男孩儿,和薇拉的年纪差不多,完全的中国人。
王伟接到电话是第二个来的,也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年纪相仿,完全的中国人。
苏武接到电话的是女孩子,和薇拉一样,混血,但是中国话非常流畅。
巧合的是,他们三个,和薇拉几乎是同年,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受孕时间,几乎都在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后的某年。
苏武不知道这一点是不是什么重要的线索。
雯雯也和苏武一样,仔细的观察,她也发现了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得上线索的线索,就是这三个年轻人,和薇拉一样,颜值都很高,都和荧幕上的小鲜肉一样。
人齐之后,大家才开始讨论。薇拉给大家冲了咖啡,又详细的介绍了来自中国的四人团队。
第一个来的男儿,叫陈琦,染着黄色的头发,手臂有纹身,当年父母来这边做生意,在这里定居。事发多年后,陈琦出生。
第二个叫志伟,长相英俊,却不爱说话,父亲和母亲都是核能的学者,父亲是核工程与技术专业。母亲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
志伟的父母是当年来留学,却因为赶上了这个事件,结果校方和户籍所在地拒绝他们的回国申请,无奈在此定居。
第三个女孩子叫曼莎,长相更像本地人,身材和薇拉相似,长相俊美,五官精致,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本地人。
曼莎的父亲是农业学家,在这面工作,和曼莎的母亲相识结婚在此定居。
三个人,都是事件发生之后出生的,而陈琦的父亲,志伟的父母,和曼莎的母亲,都失踪了。
听完大家的简介之后,苏武说:“这样的简介太过于笼统,我们需要更详细的资料。要当年事件发生的时候,叔叔阿姨们的异常反应,一直到失踪后之间的所有细节。”
接着苏武对薇拉说:“给我纸和笔,我要详细记录。然后进行横向对比,总结这五个人之间的共通之处。”
薇拉连忙去拿纸和笔,然后苏武进行询问,三个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