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柳灿封燕王

李啸稳住心神,怒视一眼柳开森,便急忙站出来,道:“陛下,请治二皇子藐视朝堂之罪。”

炀帝疑道:“大将军,你是啥意思呢?”

“二皇子竟然拿出两个人头,污秽朝堂,这不是对陛下的不敬又是什么?”

炀帝这才知道两坨圆球原来是两颗人头,炀帝悚然醒悟,马上也面露惊恐之色,盯着柳开森。

意思是皇儿你这又是整的哪一出?

柳开森见状,微微一笑,出班道:“父皇,此乃曹淳曹驹是也。”

炀帝茅塞顿开,旋即又喜不自禁,不咸不淡的道:“大将军,你刚刚还说没抓到曹淳曹驹,现在皇儿拿出来了,你还有何话可说?”

李啸惊恐,原来文进投降过后,回到乌丸驻地,曹淳曹驹逃无可逃,不多时就被抓住砍了脑袋送到柳渝处。

柳开森辞别柳渝,自然就拿走了两个脑袋,只是战报先行发出,上面没有写罢了。

李啸此刻也暗道失策,但他又岂能轻易让柳开森得逞,迫不及待又道:“陛下,何以见得这就是曹淳曹驹,就怕……”

李啸话还没有说完,台上刘静又出来说道:“陛下,我看大将军就是胡搅蛮缠,二皇子龙子皇孙,岂会糊弄陛下,大将军一直说个不停,分明就是欺负二皇子年幼,蒙蔽圣听嘛。”

炀帝对李啸怒目而视。

“你……”

李啸气得浑身发抖,怎么每次都是刘静这太监出来生事,然而刘静插话恰到好处,搞得李啸十分被动。

李啸不敢再言,只能目视狄印等人,希望这时候他们能出来说上两句公道话。

然而大家都是明白人,竟然个个无动于衷,李啸气苦。

炀帝见只要糊住了李啸的口,下面就好说了。

于是从龙椅上面站了起来,语气不容置疑的道:“我决定了,灿儿年仅七岁便以弱势兵力平定幽州,功在社稷,着封灿儿为燕王。”

炀帝的话仿佛一个晴天霹雳劈在了朝堂中间。

满朝巨震,不说李啸,就说陆衡等人,亦都如此。

自武帝建立大景过后,确实还没有过诸侯王。

开玩笑,诸侯王可是有自己的属国,军队,内政,这就相当于和皇帝平起平坐了。

只是名义上听皇帝指挥!

这个王不可谓不大。

柳开森也十分诧异,心说炀帝行事不拘一格,果然不是空穴来风啊。

李啸却是吓得倒退三步,也顾不得炀帝怪罪,马上又说道:“陛下,这自武帝建国以来,还未出现过诸侯王,这二皇子年仅七岁就已封燕王,将来再立新功又作何封赏?”

炀帝就知道众人会吃惊,于是解释道:“诸位也不必震惊了,朕所说的燕王不是诸侯王,而是一个荣誉称号罢了,没有什么领地,只是象征着我儿战功卓着,封个燕王头衔以示嘉奖罢了,看把你们吓得。”

群臣这才松了口气,还能这样玩?

不过转而也就释怀了,炀帝昏聩,什么事干不出来?不就是封个王嘛,我自己的江山我做主,何况封的还是自己的儿子,多大个事?

群臣个个醒悟,饶是炀帝这样解释,在众人看来,将来的帝位也非柳开森莫属了。

李啸彻底哑火,心如死灰、欲哭无泪。

“好了,诸位也不必多言了,这事儿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柳开森做大,李啸吃瘪,最高兴的就属刘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