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抬起眼帘,目光平静如水,毫不在意地回答道:“全听叔父的吧。”他的语气轻松,仿佛谈论的是别人的事情。
袁绍的心中清楚,他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出仕。前世,他为了积累政治声望,不惜一切代价;而今生,他更倾向于内在的修行,为了磨砺自己的性格,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袁绍的日子过得简单而有序,他的生活轨迹几乎成了固定的三条线:墓园草庐和回家陪伴儿子,偶尔还会城外打猎。
每日清晨,他都会独自一人前往墓园,那里安息着他的亲人,他在这里沉思、祈祷,寻求心灵的宁静。
从墓园简朴的草庐中,这里是他读书、思考的圣地。草庐虽小,却充满了书香和智慧。袁绍在这里教育儿子,传授他诗书礼仪,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德有才的君子。
前世的种种错误,如梦魇般缠绕着他,其中最为致命的,便是子嗣。自己的儿子们为几座坞堡打得头破血流,全然不顾兄弟之情,这才让曹操捡漏一一攻破。
他想起曹操的儿子们,个个才华横溢,文武双全,而自己的儿子却相形见绌,这令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嫉妒。这种嫉妒不仅是对曹操的,更是对命运的无奈与不甘。
此世,他发誓要改变这一切。子嗣之事,关乎江山社稷的传承,他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他要在子嗣上胜过曹操,不仅要胜,更要达到压制的程度。只有这样,他打下的江山才能稳固,后代才能守住这份基业。
袁绍脑海中浮现出先秦的影子,那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王朝,却因继承人的问题而二世而亡。他深知,无论自己多么优秀,打下多少江山,如果后代无能,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于是,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他心中有了决断。绝对不能像前世那样废长立幼,导致兄弟阋墙,家国动荡。他要培养一个最合适的继承人,一个能够承担起江山重任的儿子。
袁绍的眼神变得坚定而果敢,他不容许同样的事情发生两次。
下午的阳光柔和而温暖,洒在袁绍家庄园的每一个角落,为这片宁静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此时,袁绍通常会放下手中的政务,陪伴着儿子在庄园中尽情游玩,享受着难得的亲子时光。
“父亲,今天我们去猎场吧!”儿子兴奋地跑到袁绍面前,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