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袁府君派来的工匠到了。”亲兵前来禀报。
卢植转身,看见一队身着粗布短打的匠人正恭敬等候。为首是个五十余岁的精瘦老者,双手布满老茧,眼神却格外锐利。
“小人赵三,奉袁公子之命,特来为将军督造攻城器械。”老者行了个标准的军礼,“随行三十五人,皆是邺城最好的木匠、铁匠。”
卢植注意到队伍中有几个年轻人眼神灵动,不时偷瞄广宗城防,不似寻常工匠。他心下了然——这必是袁绍安插的细作。
“有劳赵师傅。”卢植不动声色,“本帅急需五十架云梯,至少要抵四丈高墙。”
赵三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将军放心,小人年轻时参与过广宗城墙修缮,知晓其薄弱处。”他压低声音,“东北角那段新补的城墙,用的黏土未干透,若用撞车集中攻打,不消半日便能破开缺口。”
卢植眉毛微挑。袁绍的情报网络竟连这等细节都了如指掌?
接下来的日子,军营东南角辟出专门的工匠区。粗壮的榆木被锯成规整的板材,铁匠炉日夜不熄,打造云梯所需的铁箍与抓钩。赵三手持鲁班尺,在木料上精确标记,时而呵斥学徒计算错误。
“再加三寸!”老匠人用炭笔在一块厚木板上重重画线,“广宗城墙的女墙高五尺,云梯顶端必须越过这个高度,士兵才能顺利登城。”
卢植饶有兴趣地旁观工匠们工作。一架云梯逐渐成型——主体是两根粗大的纵梁,中间等距离固定横木作为踏脚,顶端装有铁制倒钩,可牢牢扣住城墙边缘。最精妙的是底部设计,两个带轮支架可以调节角度,使云梯适应不同高度的城墙。
“将军不妨一试。”赵三拍拍刚完成的云梯。
卢植亲自测试,攀爬至顶端又稳健而下:“好!每架云梯配二十名精锐,首批登城者重赏!”
七日之后,广宗已被铜墙铁壁般的工事团团围住。
长墙如带,壕沟如龙,营寨星罗棋布暗合八卦方位。卢植甚至命人在西北角筑起一座十丈高台,登台可俯瞰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