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中还附带了绿冠星的详细生态资料和三维全息模型。模型中,绿冠星通体呈现出浓郁的深绿色,地表没有大片的海洋,只有无数相互连通的淡水湖泊,湖泊周围环绕着茂密的灵枢树森林。灵枢树的树干比M27的共生树更加粗壮,枝叶繁茂得如同撑开的巨伞,树根深入地下数百米,与土壤中的根瘤微菌紧密结合,形成庞大的“地下共生网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资料记载:一千万年前,绿冠星遭遇一颗直径12公里的小行星撞击,撞击点位于北半球的森林区域,导致部分灵枢树死亡,土壤微菌活性暂时下降。为了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树语兽的祖先乘坐星际漂流舱,穿越8000光年的距离,最终抵达M27星球,定居在气候、土壤条件与绿冠星最为相似的火球区,逐渐演化出适应M27环境的共生树和根际微菌。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小陈兴奋地挥了挥拳头,连日来的压抑一扫而空。
叶云天看着屏幕上的绿冠星模型,深吸一口气,眼中的坚定再次浮现:“准备出发。”他转身对团队下达指令,“林溪,整理树语兽和根际微菌的所有数据,带上土壤样本采集工具、微生物培养设备和生态修复仪;小陈,检修‘云月号’飞船,重点检查航道规避系统——这次要穿越小行星带,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李默,准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和动物营养液,我们可能需要在绿冠星停留一段时间;其他人,负责将移动实验室和设备打包,运往太空港口。”
“是!”团队成员异口同声地回应,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希望。
五天后,M27星球的太空港口,“云月号”飞船缓缓升空。与前往碧波星的航道不同,这次的航线需要穿越“碎星带”——一片由数十万颗小行星和宇宙尘埃组成的危险区域,小行星的运行轨迹毫无规律,随时可能发生碰撞。
小陈坐在驾驶舱内,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飞船,启动了“量子航道规避系统”。屏幕上,碎星带的三维模型实时更新,每一颗小行星的运行轨迹都被精准预测,飞船如同灵活的游鱼,在密集的小行星之间穿梭。偶尔有小型陨石撞击飞船的护盾,发出“砰砰”的声响,护盾的能量值微微波动,却始终保持稳定。
经过五天的颠簸航行,“云月号”终于顺利穿越碎星带,抵达了绿冠星的大气层。当飞船穿过层层绿色的云层,降落在一片广阔的灵枢树森林边缘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第二节:灵枢共生:绿冠之源
“云月号”的着陆舱缓缓打开,一股清新到极致的草木香气扑面而来,混合着灵枢树树汁特有的甜香,瞬间驱散了星际航行的疲惫。这种香气并非单纯的植物气息,还带着一丝淡淡的能量波动,吸入鼻腔后,让人感觉精神一振,仿佛每个细胞都在呼吸。
叶云天率先走出飞船,脚下是厚度超过30厘米的腐殖土,土壤乌黑肥沃,踩上去松软有弹性,如同踩在厚厚的地毯上。腐殖土中夹杂着细碎的枯枝和植物种子,手指捻起一把,能感受到湿润的土壤颗粒黏附在指尖,带着自然的凉意。
眼前的灵枢树比数据库中的模型更加壮观。树干笔直挺拔,高度超过80米,底部直径足有15米,深褐色的树皮上布满了如同叶脉般的绿色纹路,这些纹路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荧光,是灵枢树与根际微菌“交流”的能量通道。树枝向四周伸展,枝叶繁茂得几乎遮住了整片天空,叶片呈椭圆形,颜色是浓郁的深绿色,表面光滑有光泽,叶脉清晰可见,阳光透过叶缝,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如同跳动的绿色星辰。
更令人惊叹的是,空气中漂浮着无数微小的绿色光点,这些光点是根瘤微菌的孢子,直径仅为0.1微米,却能发出微弱的生物光。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漫天飞舞的萤火虫,缓缓飘落,最终融入土壤或附着在灵枢树的根系上,完成生命周期的循环。
“这里的生态太完美了。”林溪忍不住赞叹,她立刻拿出“星核-Ⅲ型”检测仪,采集了一把腐殖土和一片灵枢树的叶片。检测结果瞬间弹出:土壤中根瘤微菌活性指数高达11.3,数量达到2.8×10? CFU/g,是M27绿冠森林的数百倍;灵枢树的树汁含糖量达到2.3%,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完全符合树语兽的营养需求;叶片叶绿素含量2.4mg/g,处于最佳生长状态。
她将检测仪的探针插入地面,启动了“地下成像”功能,屏幕上立刻浮现出灵枢树的地下根系结构:主根深入地下200米,须根如同网络般蔓延,每一根须根上都附着着密密麻麻的白色小点——那就是根瘤微菌,它们与根系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微菌膜”。“你看,这些微菌在土壤中形成了稳定的菌群,它们能将土壤中的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还能分泌抗菌物质,保护根系不被有害病菌侵蚀。”
就在这时,一阵轻快的“咕噜声”从头顶的树枝传来。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数十只树语兽在树枝间灵活地跳跃、穿梭。它们比M27的树语兽更加健壮,体型圆润,浅棕色的皮毛光滑油亮,皮毛下的生物发光点在移动时闪烁着暖黄的光晕,如同镶嵌在身上的小星星。
它们的爪子末端,透明的角质层泛着莹润的光泽,能清晰地看到里面流动的生物电流。一只树语兽停在树枝上,用爪子轻轻触碰灵枢树的树干,瞬间,树干上的绿色纹路发出明亮的荧光,沿着树干向上蔓延,如同水波般荡漾——这是它们与树木“交流”的信号,生物电流刺激树木分泌树汁,树木则通过能量波动回应,形成无声的对话。
小主,
几只年幼的树语兽在树枝间追逐嬉戏,它们的皮毛颜色更浅,接近米白色,叫声清脆欢快,如同风铃般悦耳。一只幼崽不小心从树枝上滑落,就在众人惊呼的瞬间,它的母亲猛地跃出,用身体稳稳地接住了它,然后带着它跃回树枝,发出温柔的“咕噜声”,像是在安抚。
“这才是树语兽该有的样子。”小陈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眶微微发热。
森林深处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不同于动物的蹄爪声,也不同于人类的脚步声,更像是树叶摩擦地面的沙沙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三道绿色的身影缓缓走来,步伐轻盈,每一步落下都几乎不发出声音。
这些生物的外形与人类相似,但身材更为高大纤细,平均身高超过2米,四肢修长,姿态优雅。它们的皮肤呈淡绿色,表面有如同树叶脉络般的深绿色纹路,纹路会随着呼吸轻轻起伏,仿佛在进行光合作用。身上穿着用灵枢树的阔叶编织而成的衣物,衣物上点缀着彩色的花朵和藤蔓,与森林环境完美融合。
它们的头发是深绿色的,如同刚抽出的嫩枝般柔软,发丝间缠绕着细小的绿色藤蔓,藤蔓上开着米粒大小的白色小花;眼睛是琥珀色的,瞳孔呈竖状,带着温和而睿智的光芒,能清晰地倒映出周围的树木和光点。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的手指,修长而灵活,指尖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白色绒毛,绒毛能感知周围植物的能量波动,是它们与森林交流的“媒介”。
“你们是来自远方的客人?”为首的生物开口,声音如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温和而富有韵律。通过“云月号”的实时翻译系统,众人清晰地听懂了它的意思——翻译系统不仅解析了它的声带振动,还捕捉到了它通过指尖绒毛传递的能量信号,确保语义精准无误。
叶云天上前一步,保持着礼貌的距离,微微颔首:“我们来自M27星球,是‘绿色时空联盟’的生态保护团队。在我们的星球上,树语兽和它们依赖的共生树正面临灭绝的危机,我们是来寻求帮助的。”
他拿出全息投影设备,启动后,将M27绿冠森林的现状一一展示:枯黄的树木、腐烂的根系、消瘦的树语兽、空无一人的巢穴……投影中死寂的森林与眼前生机勃勃的秘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触目惊心。
为首的树灵族生物眉头微微皱起,琥珀色的眼睛中闪过一丝惋惜。他闭上眼睛,伸出右手,指尖的白色绒毛轻轻颤动,触碰身旁一棵灵枢树的树干。几秒钟后,他的身体泛起淡淡的绿色光晕,与树干上的纹路产生共鸣,光晕流动间,仿佛在感知遥远星球上同类的痛苦。
“我感受到了。”他睁开眼睛,语气带着一丝沉重,“我感受到了你们星球上共生树的痛苦,它们的根脉正在枯萎,滋养它们的根瘤微菌已经消失;我也感受到了树语兽的饥饿与绝望,它们的生命能量正在快速流失。”
“您能感知到它们?”林溪惊讶地问道。
“树灵族与灵枢树、根瘤微菌共生了数千万年,我们的生命能量与森林紧密相连。”为首的树灵族生物自我介绍道,“我是树灵族的族长,木泽。树语兽是灵枢树的‘伙伴’,它们的基因中带着灵枢树的能量印记,这种印记能跨越星际距离,被我们感知到。”
“为什么根瘤微菌会消失?”叶云天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是化学农药。”木泽的语气十分肯定,他抬手,指尖的绒毛指向全息投影中一片喷洒农药的农田——那是M27火球区的农业基地,距离绿冠森林仅10公里,“树灵族对土壤和微生物的变化极为敏感,根瘤微菌的细胞膜上有特殊的‘能量受体’,能感知到化学物质的入侵。你们为了消灭农田里的害虫,过度使用了‘星尘除虫剂’——这种农药的有效成分是‘氟氯氰菊酯’,虽然能杀死害虫,但对根瘤微菌有致命的毒性。”
木泽调出了一段微观模拟动画,通过投影展示给众人:农药颗粒渗入土壤后,会破坏根瘤微菌的细胞膜,导致细胞内的能量物质流失,微菌在几分钟内就会死亡;而长期的农药残留,会让土壤形成“毒性屏障”,即使有少量微菌存活,也无法繁殖,最终导致整个菌群灭绝。
“没有了微菌,共生树无法吸收养分,树汁分泌量骤降,品质也大打折扣;树语兽没有足够的食物,身体日渐消瘦,无法繁殖,种群自然会走向衰败。”木泽补充道,“这是生态链的连锁反应,一环断裂,整个系统都会崩溃。”
林溪恍然大悟,她想起在M27绿冠森林采集的土壤样本中,确实检测到了微量的氟氯氰菊酯残留,浓度仅为0.001mg/kg,当时她以为剂量极低,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却没想到根瘤微菌对这种物质如此敏感。“那我们该如何恢复根瘤微菌的数量?”
“根瘤微菌的孢子存在于我们星球的腐殖土和灵枢树的根系中。”木泽转身,对身后的两名树灵族成员点了点头。这两名成员立刻转身走进森林,几分钟后,他们捧着一个精致的竹篮走了回来——竹篮是用灵枢树的枝条编织而成,篮身缠绕着绿色的藤蔓,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竹篮里装着一把乌黑肥沃的腐殖土,土壤中夹杂着细小的白色颗粒,这些颗粒正是根瘤微菌的休眠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快速激活、繁殖。“这是我们培育的根瘤微菌孢子,经过树灵族的能量催化,活性比自然状态下高出三倍,能在短期内与共生树的根系结合。”
木泽将竹篮递给林溪,继续说道:“但仅仅种下孢子还不够,你们必须先修复土壤环境。根瘤微菌喜欢富含腐殖质、没有化学残留的土壤,你们需要做三件事:第一,收集森林里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粪便,堆放在一起发酵,制作成‘活化腐殖土’,这种腐殖土富含微生物所需的有机物,能为孢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第二,划分‘禁农药区’,彻底清除土壤中的农药残留,禁止在绿冠森林及周边10公里内使用任何化学农药;第三,用灵枢树的汁液稀释后,浇灌土壤,树汁中的营养成分能加速微菌的繁殖。”
为了让团队更好地掌握方法,木泽特意带着众人来到一片林间空地。这里的腐殖土厚度超过半米,土壤中布满了白色的根瘤微菌菌丝,踩上去能感受到轻微的弹性。木泽蹲下身子,抓起一把土壤,土壤中立刻冒出细小的绿色光点——那是活跃的微菌孢子。
“活化腐殖土的制作需要三个月。”木泽示意身后的树灵族长老演示,“首先,将枯枝和落叶用能量切割器切碎,与动物粪便按照3:1的比例混合,堆成高1.5米、直径3米的土堆;然后,在土堆上扎出间距为20厘米的小孔,用于通风和保持湿度;最后,用稀释后的灵枢树汁浇灌土堆,保持土壤湿度在60%-70%,树灵族的能量能加速发酵过程,让腐殖土在三个月内达到最佳状态。”
树灵族长老伸出手指,指尖的绒毛发出淡淡的绿色光晕,轻轻触碰土堆,土堆瞬间泛起一层柔和的绿光。“这种能量催化能杀死土堆中的有害病菌,同时激活有益微生物,让腐殖土的肥力提升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