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装置会均匀分布在星球的两极,形成一个磁场网络。”诺兰穿着厚重的防低温防护服,手指在操作终端上快速滑动,“每台装置能产生相当于极光星鼎盛时期80%的磁场强度,组合起来就能覆盖整个星球,足够激发极光了。”
诺兰是典型的磁晶星人,皮肤呈淡银色,手指上布满了能感知磁场变化的细小鳞片,他抬手按了按装置顶部的启动按钮,设备立刻发出低沉的嗡鸣,底部的感应模块开始深入冰层,与星球的地磁场建立连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启动第一组装置,磁场强度30%,逐步递增。”诺兰的声音沉稳,操作终端上的磁场强度曲线开始缓慢上升。
与此同时,另一支救援小队正在观测站和周边聚居点安装“光感调节仪”。这种仪器呈圆盘状,直径约30厘米,表面布满了细密的光感元件,能模拟极光的低频电磁波和光谱,帮助人体校准生物钟。
“这种调节仪有两种模式,夜间模式模拟极光的柔和光线和低频波,帮助入睡;日间模式模拟恒星的自然光,调节新陈代谢。”救援工程师介绍道,他将一台调节仪安装在老凯恩的宿舍里,按下启动按钮,仪器表面泛起淡淡的绿色光芒,如同真实的极光碎片,“每天使用8小时,坚持一周,生物钟就能基本恢复正常。”
老凯恩半信半疑地躺在床上,调节仪的光芒柔和地洒在他的脸上。出乎意料的是,仅仅半小时后,他就感到一阵强烈的睡意,眼皮沉重得再也睁不开,这是他三天来第一次感受到自然的困倦。
人工磁场增强装置的部署工作持续了三天。当最后一台装置启动,整个极光星的磁场强度稳定在鼎盛时期的75%时,奇迹发生了。观测站的监控屏幕上,极地的夜空中,一道淡淡的绿色光带缓缓浮现,如同一条苏醒的长龙,在黑暗中舞动。
“极光!是极光!”观测站的工作人员们欢呼雀跃,纷纷跑到户外,仰望着夜空。绿色的光带越来越亮,逐渐扩散,紫色、红色的光纹也随之出现,与记忆中的极光一模一样,绚烂而温柔。
冰原上的动物们也有了反应。雪兔从洞穴中探出头,朝着极光的方向跳跃;极光狐抬起头,发出悠长的叫声,眼神重新变得灵动;远处的冰海中,极地鲸的鸣叫声传来,带着久违的活力。
“成功了!我们真的重现了极光!”艾莉亚激动得热泪盈眶,泪水在脸上凝结成细小的冰珠,“我以为这辈子再也看不到它了。”
叶云天站在冰原上,仰望着绚烂的极光,感受着那熟悉的低频电磁波,心中感慨万千。这道人造极光,不仅是美景的回归,更是生命节律的救赎。
在极光重现的同时,光感调节仪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聚居点的居民们失眠症状明显缓解,大多数人能正常入睡,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老凯恩的免疫细胞活性逐渐恢复,咳嗽症状减轻,已经能正常工作;孩子们的食欲增加,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不再像以前那样烦躁不安。
“以前总觉得极光只是好看,现在才知道,它是我们的生命线。”一位居民感慨道,他举着孩子的手,指着夜空中的极光,“以后要让孩子记住,这道光不仅美丽,还能守护我们的生命。”
救援团队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在极光星的两极和赤道地区,搭建了20个极光监测站,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极光监测网络”。这些监测站能实时采集极光的光谱、强度、低频电磁波等数据,通过暗物质信号传输到主控室,一旦极光强度出现波动,人工磁场增强装置会自动调整参数,确保极光的稳定。
“有了这个网络,我们就能实时掌握极光的状态,再也不用担心它突然消失了。”艾莉亚看着监控屏幕上的数据,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以后就算磁场再次出现波动,我们也能及时应对。”
三、节律与寿命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