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朕亲笔匾额‘忠勇义村’一块;
忠勇村不愧这‘忠勇’二字,应载入县志,名垂青史!
忠勇公别院赐名‘忠瑞园’,工部派人扩建此园,按郡王制。”
工部尚书立刻上前:“臣领命!”
没有一个人认为皇上的赏赐不妥,这可太妥当了!
要不是忠勇公已经有一个儿子是郡王,皇上以此封他个异姓王都是应当的!
“忠瑞”……“忠瑞”……
说明皇上没有把玉米的这份大功放在忠勇公一人的头上。
代老将军跪下磕头:“老臣代忠勇公与镇国郡郎叩拜圣恩!”
郭子榆下跪:“微臣叩谢皇上隆恩!”
赵村长在一位官员的示意下急忙跪下,激动地大喊:“草民携忠勇村村民,叩谢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村民们彼此间已经快速通气了,赵正这么一跪,所有人纷纷跪下磕头,叩谢隆恩,高呼万岁。
这其中有那么几个人早已是泪流满面,心中悔不当初。
永明帝实在是太激动太高兴了,他也确实十分的疲惫了。
别院赐名“忠瑞园”,永明帝与君后自然是要在园子里住下的。
王石井和邵云安的正院是锁着的,不过郭子榆有钥匙。
他提前把钥匙给了别院的管家,让对方赶紧安排人打扫好房间,迎接圣驾。
也亏得粟辰逸回京后调了一些人过来别院帮儿子看家守院,不然别院的下人还真应付不了此等大场面。
永明帝和君后一路快马南下,只带了郭逊在侧。
出宫前,君后派人把“小太子”送去了将军府。
当时君后还庆幸好在邵云安把太子带走了,不然他还真不好随永明帝出京。
永明帝和君后要去歇息,这边正院的浴池很快就加满了水。
邵云安上次回来的时候就决定扩建别院,赵村长也同样庆幸好在是已经扩建完了,不然这会儿就真的抓瞎了。
这大晚上的总不能让从京城来的官老爷们去县上住,可村里的住宿条件实在是怕招待不周。
当然,一下子来了30个朝廷官员,还都是大官,再加上两尊大佛,别院再扩建了一回也不够住。
永明帝和君后毫无疑问地住最大最宽敞也最舒适的正院,代老将军和王世子住次院。
反正一张床睡两个人是足够的,大家挤一挤,这30个人怎么都安排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村子里凡是厨艺还过得去的全部去“忠瑞园”帮忙煮饭,一堆人都还饿着肚子呢。
怕园子里储存的粮食不够,赵村长组织村民们送粮食、送菜、送肉过去。
永明帝和君后出来就带了几身换洗衣裳,现在也都脏得没法穿了,路上也不方便洗衣裳。
郭子榆就大着胆子去翻王石井的衣柜,翻出几身明显没穿过的先送过去。
君后的个头比邵云安高,但君后肯定不能穿王石井的衣裳,郭子榆又去翻邵云安的衣柜。
先凑合一晚,君后的脏衣服赶紧先洗出来,再派人去城门口等着,城门一开马上去给君后买衣裳。
当然,需要买衣裳的不止君后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