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惊雷东指·铁流汇聚

印度东海岸,维沙卡帕特南军港。 1945年1月末。

赤道的骄阳灼烤着庞大的港口,空气在热浪中扭曲,弥漫着海腥、柴油、铁锈和汗水的混合气味。

维沙卡帕特南,这座古老的港口城市,此刻化作了沸腾的战争熔炉。

港区泊位被挤得满满当当。身躯庞大、涂着海洋迷彩的“自由轮”、“胜利轮”运输船如同钢铁岛屿,巨大的龙门吊如同巨兽的臂膀,昼夜不停地挥舞,将成吨的物资。

从墨绿色的M4“谢尔曼”坦克、沉重的155mm榴弹炮牵引车,到堆积如山的弹药箱、油桶、野战口粮和医疗用品——从船舱卸下。

码头区,这些钢铁巨兽和物资山丘被迅速分类、整备,由戴着船形帽、汗流浃背的码头工人和军械师们接手。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悬挂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舰船。几艘经过改装、拥有宽敞车辆甲板的LST上,戴着M1钢盔、身着美式卡其军装的华国士兵正列队走下舷梯。他们的臂章清晰地标识着部队番号:87、88、90、91。

楚鸿均87军:士兵们大多肤色黝黑,带着滇缅丛林和腊戍攻坚留下的风霜印记。

他们沉默、坚毅,如同磐石。装备以美械为主,M1加兰德步枪、BAR自动步枪、M1919重机枪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泽。几门被精心保养的M1 57mm反坦克炮正被起重机缓缓吊下,炮管上还残留着腊戍硝烟的痕迹。

88军陈铁山:队列中弥漫着一股剽悍之气。士兵们体格健壮,眼神锐利如鹰。

许多老兵背上斜挎着寒光闪闪的大刀片,这是“波浪冲锋”的象征,也是他们敢死精神的图腾。

他们正仔细检查着手中的“汤姆森”冲锋枪和M1卡宾枪,这些近战利器是巷战与坑道的死神镰刀。

90军陈海:装备最为精良,士气高昂。士兵们头戴美式M1钢盔,身着笔挺的卡其布作战服,脚蹬高帮作战靴。

最令人侧目的是他们身后庞大的钢铁队列:一辆辆M4A3E8“谢尔曼”中型坦克(76mm炮)、M10“狼獾”坦克歼击车、M3半履带运兵车、以及崭新的M1 75mm榴弹炮。

发动机的轰鸣此起彼伏,履带碾压着码头水泥地,发出沉重的闷响。这是丛林猛虎,即将扑向岛屿的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