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直指人心最深处,超越了任何党派纲领的藩篱,道出了这片土地上无数生民最朴素、最迫切的梦想!
那“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法护民,民富国强”十六个字,如同十六柄重锤,狠狠砸在周先生的心坎上。
他看到了长沙城头倒下的士兵临终前对家乡父母的牵挂,看到了南岭隘口少年兵抱着机枪时对和平的绝望渴望。
更看到了瓯江畔那些在温军大灯火下苦读的年轻学子眼中,对未来的憧憬——那憧憬,与陆川此刻所言,何其相似!
一股巨大的共鸣与难以言喻的激动,让这位素来以冷静睿智着称的智者,放在膝上的手指竟微微颤抖起来。
他缓缓站起身,动作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庄重,走到陆川面前,没有握手,而是双手抱拳,对着这位铁血将军,对着他心中那份源自铁与血、归于生与民的赤子愿景,深深一揖!
“将军!”
周先生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与敬意,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此十六字真言,字字珠玑,重逾泰山!
非为一家一党之私利,实乃四万万同胞之心声,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之精粹!
‘老者安,病者愈,法护民,民富国自强’!此方为真正之民族复兴大道!
将军今日之言,如拨云见日,振聋发聩!周某……感佩五内!”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决心的光芒:“请将军放心!贵我两军,纵前路仍有荆棘,然此‘枪口一致对外’之誓,与这‘老者安,病者愈,法护民,民富国自强’之共同愿景,便是我们之间最坚固的纽带!
为了此目标,我部在敌后,必竭尽全力,破袭敌交通,牵制敌兵力,绝不让日寇有喘息之机,亦绝不让任何内耗之刀,伤及将军麾下指向倭寇的利剑锋芒!”
窗外的暴雨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反而更加狂野。然而在这小小的“听涛阁”内,一种超越阵营、基于民族最深切渴望的共识,已在狂风骤雨中悄然铸成,坚不可摧。
这场风雨中的对话,为东南一隅的砺剑之地,也为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在晦暗的前路上,点燃了一盏指向真正光明的灯。
瓯江口的暴雨仿佛要将天地都冲刷干净,温军大校园内的林荫道成了奔流的小溪。
装甲科车场泥泞不堪,那几辆作为教具的九四式坦克履带深深陷入泥浆,学员们喊着号子,正奋力用圆木和绳索试图将它拖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