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强军问策(上)

几位勋贵都是沙场老将,自然明白其中关窍——再好的弓手,连续开重弓数次就会手臂酸软;而有效射程,最多不过八十步。

英国公突然明白了陈恪的意图,浑浊的老眼中精光暴射:"你是说..."

"火枪。"陈恪声音清朗,如金玉相击,"一名成熟的火枪手,一月训练即可成军。成军后,三十息一射,三段阵列来回射击。"他顿了顿,"且不似弓箭手,数箭后便会手臂酸麻,失去战力。"

英国公胸膛直打鼓,作为京营统帅,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一支训练有素的火器部队,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恐怖的火力网。

"靖海伯此言,"英国公声音低沉,"颇有当年太宗建神机营之初心啊。"

陈恪谦虚地拱手:"不敢,万变不离其宗罢了。"

"但目前大明财政..."英国公没有继续说下去。

在座众人都心知肚明——朝廷连年亏空,九边军饷尚且拖欠,哪有余力大规模换装?

灵璧侯的折扇在掌心轻敲,突然问道:"即便三月可让兵熟练掌握火器,那你是怎么让他们首先变成'兵'的?"他目光炯炯,"这才是关键。"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训练时间可以缩短,装备可以改良,但如何让一群毫无纪律的农夫在短时间内变成令行禁止的士兵?

陈恪早有准备。他取出一张宣纸,提笔蘸墨,在上面写下一个"油"字。

墨迹未干,他又在同一个位置写下一个"兵"字。

两字重叠,墨迹晕染,变得模糊不清。

"诸位请看。"陈恪举起宣纸,"若此时,晚辈想在上面写一个'兵'字..."他又取出一张空白宣纸,工整地写下"兵"字,"这是本来的'油'字,还是'兵'字呢?"

他将两张纸并排举起,对比鲜明。

英国暗拍手掌,声音不觉的高亢:"妙喻!"

阳武侯一拍大腿:"我明白了!那些卫所老兵就像这张'油'字纸,早已沾染旧习。而农家子..."

"如同白纸。"灵璧侯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心思纯粹,易于教导。"

怀远侯常远志捋须微笑,眼中满是得意——看,这就是我怀远侯府的好女婿!

陈恪放下宣纸,声音轻却有力:"叔伯们说的正是!晚辈之所以选择清白的农家子,正因他们如白纸般纯粹。告诉他们前进,他们不会问为何不退;教他们装填,他们不会偷懒省步。"

英国公缓缓坐回圈椅,花白胡须微微颤抖。

这位执掌京营多年的老将,此刻仿佛看到了大明军队的未来——一支纪律严明、如臂使指的新军。

油灯的光影在众人脸上跳动,勾勒出一幅奇特的画面。

四位位高权重的勋贵,此刻竟如同蒙童般,专注地听一个年轻人讲述练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