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武侯府起烦忧

宴席上的气氛,瞬间就冷了半截。

可比起苏家的热闹里藏着的别扭,武侯府的中秋夜,只剩一层散不去的阴沉 ——不是穷得过不起节,是没了往日的精气神。

院门口挂了四盏红纱灯笼,烛火稳当,没被风吹得晃悠,却远比不上从前满院灯笼亮堂堂的光景。

石桌上摆得规整:一碟完整的酥皮月饼(甜咸都有,是府里厨子常做的口味)、一碗温在小炉上的炖鸡(肉不少,飘着香菇)、一盘清炒时蔬,还有个锡制酒壶,里面的米酒温得正好。

角落里的竹椅上,林婉晴的爷爷林牧雄坐着,手里攥着根包浆的旱烟杆,烟锅里的火星烧得慢,眉头却拧着 —— 往年这时候,府里早围满了来贺节的亲友,如今院儿里静得只剩下风响。

奶奶曾氏坐在他旁边,手里捏着串佛珠,没念,眼神落在桌上的月饼盘里,轻声叹:“往年晴丫头总闹着要吃双黄的,今年倒安静了。”

林振邦坐在主位,穿件宝蓝色常服,没披官袍,手里端着杯酒,没喝,只盯着杯底的酒花。

他身旁的李氏——也就是林婉晴的母亲,穿件藕荷色素服,头发梳得整齐,手里攥着块素色帕子,声音不高,却带着化不开的愁绪:“老爷,锋儿今晚上值城门岗,依依说去送晚饭,估摸着得戌时才回。那皇上也是,只听信那二皇子的一面之词,太过分了,就算免了您的职,也不该把锋儿贬去守城门,好歹是侯府世子,丝毫都不顾及您昔日立下的功劳。”

“夫人慎言!”

林振邦听得心惊胆战,急忙低声喝止起来。

李氏闻言,立即住口,但脸上仍难掩忿忿不平之色。

“姐姐,先喝口汤暖暖胃。”

就在这时,里屋帘布挑开,二娘柳氏走了出来。

小主,

她是林振邦的妾室,穿着身月白色常服,洗得干净挺括,领口还绣了圈细粉花纹。

她手里端着个白瓷汤碗,递到李氏面前,又转身给林牧雄、曾氏各添了勺炖鸡,语气平和:“爹,娘,鸡肉炖得烂,您二老多吃点。”

曾氏接过汤勺,拉过林婉晴的手,从碟子里捏了块莲蓉月饼塞她手里:“晴丫头,你不是爱吃这个吗?快尝尝,今年的馅没偷工减料。”

林婉晴刚把月饼攥在手里,就见院门口走进个人来,是小弟林杰。

他身上穿着青绿色长衫,袖口理得整齐,就是脸上带着点失落,手里攥着个书册,是去隔壁杨府借书没借着。

“小弟,没找着杨二公子?”

林婉晴赶紧站起来,想帮他把书册放好。

林杰摇摇头,把书册放在石凳上,坐下就拿起筷子夹了口时蔬,没嚼两下就放下了:“找着了,他说书借给别人了 —— 以前咱们家开宴,他总抢着跟我坐一桌。”

柳氏给她碗里舀了勺鸡汤:“别多想,说不定是真借出去了。快喝口汤,温着的。”

“娘,我喝不下。”

林杰把碗推了推,抬头看向林婉晴,眼里满是替姐姐不平:“还有苏康!当初他跟咱家保证,说三年后来娶姐姐,现在都两年多了,连封信都没有!咱们家就算没以前风光,他也是武陵县太爷,写封信的功夫总有吧?他是不是忘了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