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1 章 英雄泪

工真市的五月,大部分区域都沐浴在发展带来的活力与暖意之中。

然而,阳光总有照耀不到的角落,在这座城市的肌体深处,一些被忽略的“隐痛”,正悄然滋生,等待着被发现、被疗愈。

李毅飞在妥善处理了近港开发的民生关切后,更加坚定了“脚步向下”的决心。

他让市委办公厅初步拟定了一个为期半个月的深度调研计划,准备轻车简从,深入工真市下辖的几个农业县和偏远乡镇,不看精心准备的“盆景”,直插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学校医院,去听最真实的声音,去看最本真的面貌。

就在调研计划即将启动的前几天,一份看似普通的群众来信,混在众多的信访材料中,被送到了市委督查室的案头。

这封信,字迹稚嫩,有些地方的笔画因为用力过猛而戳破了信纸,仿佛承载着写信人巨大的委屈和愤懑。

信的落款是:湾仔县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陈小舟。

督查室的年轻干部小王例行公事地拆阅,起初并未太过在意。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甚至愤怒起来。

他反复看了两遍,深吸一口气,意识到这件事非同小可,立刻拿着信,快步走向督查室主任的办公室。

“主任,您看看这个……来自湾仔县的,情况……很特殊,也很恶劣。”小王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

主任接过信,仔细阅读起来。信的内容不长,但字字泣血:

“尊敬的领导:我叫陈小舟,是湾仔县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我爸爸叫陈大山,以前是消防员。

三年前,县里的化工厂着火,我爸爸为了救火,牺牲了。

他们都说我爸爸是英雄。妈妈身体不好,爸爸走了以后,家里就靠妈妈打零工和每个月一点的抚恤金生活。

老师说过,像我这样的家庭,可以申请贫困生补助。

我申请了,上学期也拿到了。可是这学期刚开学,班主任沈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小舟啊,你是英雄的孩子,要更坚强,要把机会让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同学。

班长的妈妈生病了,家里也很困难,这学期的补助就先让给班长吧。

我心里很难过,但我不敢说什么。

没有了补助,妈妈给我的午饭钱就更少了。

现在,我中午在学校食堂,只能打一份白米饭,就着食堂提供的免费菜汤吃。

同学们看到我,都笑话我,说我是‘喝汤大王’。

有的同学还会故意撞我,把我的作业本藏起来,说‘没爸的孩子好欺负’。

我不敢告诉妈妈,她知道了会更难过,身体会更不好。

我也不想给爸爸丢脸,他是英雄。

可是……我真的好饿,也好难过。

为什么爸爸是英雄,我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为什么要把我的补助让给别人?我真的……不需要帮助吗?求求你们,帮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