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民间文物普查

夏天的时候,赵晓宇带着周磊一起回来了,这次他们还带了个任务——帮县文物局做民间文物普查,特意邀请苏明和李阳一起参加。

四个人分成两组,每天顶着大太阳跑村子,苏明和赵晓宇一组,李阳和周磊一组,晚上就在文化馆汇总资料。

有天在一个偏远的村子,他们发现了个清代的雕花衣柜,衣柜门上面刻着“松鹤延年”,虽然有些地方掉漆了,但图案依旧清晰。

房主是个老奶奶,说这是她婆婆的嫁妆,想捐给文化馆:“我年纪大了,留着也没用,捐给你们,让更多人看看,挺好。”

普查结束后,县文物局给苏明和李阳发了“文物保护先进个人”证书,还在当地报纸上登了他们的照片。

街坊们看到报纸,都来超市恭喜,苏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都是应该的,能为保护老物件出点力,我挺高兴的。”

秋天的时候,文化馆办了“文物保护知识讲座”,苏明和李阳轮流上台讲课,苏明讲鉴宝时遇到的故事,李阳讲文物保护的小技巧,台下坐满了人,有老人,有孩子,还有不少外地来的游客。

有个游客听完课,特意来找苏明:“苏老师,我家里有个旧瓷瓶,想请您帮忙看看,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苏明笑着说:“有空,明天你带过来,咱们一起看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超市的生意依旧红火,文化馆的展览一场接一场,苏明每天忙着鉴宝、整理资料,却一点不觉得累。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可能成不了什么大专家,但能帮街坊守住念想,能让老物件的故事被听见,能让传统文化慢慢传下去,就已经很满足了。

冬天来临的时候,苏明把赵晓宇送的羽绒服找出来穿上,又戴上念安买的围巾,去文化馆上班。

路上遇到李阳,手里拿着刚打印好的“老物件征集启事”:“苏叔,咱们明年的展览,要征集更多有故事的物件,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苏明点点头,接过一张启事,阳光照在纸上,暖得人心头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