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入秋

入秋之后,镇上的风渐渐有了凉意,苏明每天去基地,都会把展示区的玻璃窗擦得锃亮——老物件得见光,不然闷久了容易受潮。

这天早上刚擦完玻璃,就看见小马背着书包跑过来,手里举着张奖状:“苏爷爷!我写的《老爵的故事》得了奖!老师说要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

苏明接过奖状,金灿灿的纸面上印着“一等奖”,忍不住摸了摸小马的头:“厉害啊!以后多写点老物件的故事,咱们基地也能办个‘小作家专栏’。”

小马使劲点头,当天就把作文稿抄了一份,贴在基地的留言板上,路过的街坊都凑着看,有的还念出声,小马站在旁边,脸都红了,却笑得特别开心。

九月中旬,基地来了个稀罕客——一个开着越野车的中年人,说是从省城来的,手里拎着个皮箱,里面是个旧瓷瓶。“我爸临终前说这是祖传的,让我好好留着,”中年人说,“我看了你们的纪录片,特意来请您看看,是不是真东西。”

苏明戴上手套,把瓷瓶拿出来,仔细看了釉色和底款,眉头慢慢皱起来:“兄弟,实话说,这瓶是仿品,你看这釉色太亮,是‘贼光’,底款的字也有点歪,不像老手艺。”

中年人愣了半天,叹了口气:“我就知道,我爸当年花了不少钱买的,还以为是宝贝。”苏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虽然是仿品,但也是你爸的心意,留着做个念想,比啥都强。”中年人点点头,临走时说:“谢谢您实诚,没糊弄我,以后有机会我还来看看。”

十月初,赵晓宇突然从北京回来,还带了个故宫的摄影师,说是要给基地拍组照片,登在文物保护的杂志上。“苏叔,咱们得把基地收拾得亮堂点,”赵晓宇说,“展示区的老物件摆整齐,体验区的工具也归置归置。”

苏明和李阳赶紧忙活,马大爷也来帮忙,把青铜爵的展柜擦了又擦,张叔还把自己的铁皮饼干盒摆到最显眼的位置。

拍照那天,摄影师对着展示区拍了半天,还让苏明和李阳在修复区摆了个修物件的姿势,小马也凑过来,抱着自己写的作文稿,笑得特别灿烂。

照片寄回来的时候,苏明把最好的一张放大,挂在基地的门口——照片上,苏明和李阳拿着瓷片在讨论,小马站在旁边,展示区的老物件整整齐齐,阳光洒在玻璃窗上,满是暖意。街坊们路过都要停下看两眼:“这照片拍得真好,跟画儿似的!”

十一月初,下了场小雨,气温一下子降下来。苏明在基地的体验区生了个煤炉,还煮了锅姜茶,来的人都能喝上一杯。

有天下午,之前修收音机的老奶奶又来了,这次手里拿着个旧毛衣:“这是我老头子年轻时穿的,袖口磨破了,你们能帮忙补补不?”李阳接过毛衣,看了看说:“奶奶,我试试,可能补得没那么好看,但肯定结实。”

接下来的几天,李阳每天抽时间补毛衣,还特意找了块相近颜色的毛线,缝了个小补丁。老奶奶来取的时候,摸着补丁说:“真好看,比我补的强多了,老头子肯定

入秋之后,镇上的风渐渐有了凉意,苏明每天去基地,都会把展示区的玻璃窗擦得锃亮——老物件得见光,不然闷久了容易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