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尔哈朗这支军队,组成稍有些许复杂,其中有海西女真人和建州女真人。
与科尔沁部的蒙古八旗,还有投降和抓壮丁的汉八旗,当然汉军最多只能算炮灰。
九千人的东西两路军,阵前的就是汉八旗三千人,后方才是蒙古人和满八旗精锐各三千。
再次派出九千人后,中军剩下一万人随时支援四方,济尔哈朗这才有时间细细思考。
四支来袭的军队,两支是蒙古人约有万余人,分成西路与北路两股队伍。
东路军是明军的曹变蛟,南路则是独石口的卢象升,此时的种种情况都极不寻常。
很显然,这一切并非表面看到的这般,明军所联合的蒙古人,极有可能是漠北的蒙古人。
具体是哪支济尔哈朗并不知晓,将漠南大片草场交给漠北,以换取他们派兵支援?
难道,是奔着围剿他这三万八千人?想凭着这区区两万人,就想吃下他三万八千人?
究竟是谁给明军的如此勇气?不管是大型战役还是局部战斗,明军哪次不是落荒而逃?
哪怕,明军人数是八旗兵好几倍,跑起路来也是绝不含糊。
上一次,济尔哈朗被赶出归化城丢掉漠南,他并不认为是明军有多强。
只认为,自己不该将全部骑兵派出去,导致根本无法冲阵才丢掉的归化城。
这次他可是足有万余骑兵,明军你拿什么跟本王拼?战斗素养并非凭勇气就能弥补的。
四个方向的战斗持续到了丑时末,济尔哈朗接到传令兵,传回的前方战场的报告。
开始还能势均力敌,到后面陷入劣势,局势正朝着济尔哈朗,未曾料到的方面发展着!
双方好像都想致对方于死地,打法完全是不要命一般,报回来的伤亡数越来越来高。
明军的东路军、南路军,伤亡还稍微少一点,主要是两个武将战力有点离谱。
尼堪派去迎战曹变蛟了,多铎被派去南面迎战卢象升,他原本很相信两人武力值的。
多铎是野猪皮的小儿子,早年一直以勇猛桀骜着称,打仗冲阵很猛被称为‘天生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