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庄庄来的快走的也快,挥一挥衣袖,带走了两包茶叶,是的,江州也是有茶叶的,只不过后世把牌子做烂掉了,这个牌子就是庐山云雾了。
现在这个年代的庐山云雾,是真的从庐山顶上生长的茶树上采摘的茶叶制作成的。
说来也是好笑,国内可能都知道庐山,毕竟语文课本有,但知道江州在哪儿的反而不多。
离开前,田老师还特意拍了拍王轩的肩膀,语气比往日柔和了不少。
“这片子啊,我愿意做监制。”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王轩一眼,“如果成片够优秀,我可以帮你推荐去电影节。”
这句话,说轻了像是随口一提,说重了,却是分量极重的承诺。
王轩自然满脸感激,嘴上连连道谢,心里却早在琢磨着:这可是田庄庄,能一句话让威尼斯、柏林的选片人都多看一眼的存在。
能得到他一句“推荐”,比任何一份投资都值钱。
剧组的拍摄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
直到11月27日,这天收工,王轩宣布给剧组放两天假。
剧组里一片欢呼,掌声、笑声混在一起。
有人说要去市区吃火锅,有人嚷着要回宾馆睡两天,连平时最严肃的副导演都笑出了声。
毕竟这段时间他们是硬撑下来的——浔阳的冬天湿冷,片场条件艰苦,一连拍了近一个月。突然有两天假,谁不高兴?
表面上王轩说是“让大家休息”,可真正的原因,只有他自己清楚。
那笔老早在香江下的美股,如今正到了收获的季节。几千万的浮盈,能不惦记?
王轩这种人,记得住每一场戏的机位、每一段台词的节奏,自然也不会忘记自己投出去的每一分钱。
不过,剧组是剧组,放假归放假,运转却不能停。
所谓“放假”,其实只是暂停拍摄任务,摄影棚、灯光、服装间全都照常运行。
工作人员不能撤,设备也要继续租着。伙食照发,住宿照给。
这就是拍片的残酷之处。
只要剧组开机,就意味着每天都在烧钱。
王轩的这部片子算是小成本文艺片,每天花销也得四五万。要是那种大制作,一天几十万、上百万都打不住。
他心里明白,哪怕停工两天,也是一笔肉疼的支出。可有时候,人得学会算大账,不是小账。
——这两天,可能就是几千万的差距。
于是,拍完戏那晚,王轩简单收拾了下行李,凌晨前赶到昌北机场。
飞机起飞时,豫章的夜空还带着一层薄雾。他靠在座椅上闭了会儿眼,脑子里却已经在计算汇率、股价曲线,还有出手的时机。
到魔都转机的时候,他随手买了杯柠檬水,神情里带着点兴奋。
等再次落地香江,已是凌晨两点。机场外灯火阑珊,的士排着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