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了撇嘴, 宫肆继续苦大仇深地看向手中的刀谱:“之前是不喜欢,不过你和冬春阿吉都在那边了, 我总不会讨厌你们的,变成器什么的……我是讨厌那种不受控制的感觉,如今既然已成定局,我就要想法抓住自己能控制的所有事。”
“首当要搞定的,就是变成个什么样的器了。”
听到他这么说,溪流又笑了:“果然,阿肆的想法真的很像使用者呢~”
懒得理他们,宫肆继续皱着眉研究手中的刀谱了。
定契只是最关键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确定器的形态。
这个问题对于有的人来说很简单 不少人在定契前就对自己的能力有过很好的评估,又或者在某方面表现特别突出,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定契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器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步一般由使用者决定,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使用者更明确自己想要使用什么形式的“器”,用什么载体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假如器并不确定自己想要变成什么形式的形态的话,定契的时候,器的形态会基于器的基础特性上呈现使用者想要的载体形态。
↑
这也是宫肆一开始对使用者和器之间的关系很反感的原因之一,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他认为器是由使用者任意塑造的。
其实也有例外,比如使用者对自己想要的载体不确定,又或者不如器本身坚定的话,这种情况下,器的形态就会由器来决定,比如阿吉,他就是在没有使用者的情况下自己成功化形了的典型例子,不过他是等级太高,较低等级的器就算明确有想要成为的样子,也需要在定契时才可以化形。
↑
这种情况较少,毕竟大部分人不会平白无故想象自己成为器的样子,会这样想的,要么是特别想成为另一种存在的器,要么就是一些出身“名器家族”的器,家族中某种形态出得多且有名,那么这个家族的子弟自然会预先在心中埋下想成为这种器的欲望。
说穿了就是溪流家族的器家族的情况:溪流的家族就是使刀的使用者多且出名,所以他们会更愿意定下具有刀器特质的器。
以上两种情况基本上占据了器形态形成的方式的90%左右,然后宫肆和溪流如今的情况就是剩下的10%。
宫肆不知道自己会成为器,又过了安全期→18岁,他是完全不考虑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子的器这种事情的,这倒还算情有可原;溪流居然也没有想过自己想要什么样子的器!
这样一来才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两个人虽然已经定了契,然而身为器的宫肆连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器都不知道!
“做了七十年使用者居然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种事,你也是可以的。”宫肆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