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新途与暗流

青山之行的惊悸,在那一顿酣畅淋漓的火锅和茅台酒中,似乎被暂时熨帖、深埋。第二天,王超在晨曦中醒来,窗外是熟悉的市井声响,昨夜杯盘狼藉的痕迹早已被他收拾干净,东厢房内只剩下淡淡的炭火气,提醒着昨日的不同寻常。

他照例凝神,光屏浮现。【一分钱秒杀区】是【富强粉50斤】、【的确良布匹(藏青色,10米)】、【民用老虎钳2把】。【一元钱秒杀区】则出现了【便携式军用电台(损坏状态)1部】和【1955年全新未流通分币(1分/2分/5分混合)100元】。

支付完成,物资入库。王超的目光在那部损坏的军用电台上停留片刻,这东西在这个年代是绝对的违禁品,损坏状态反而减少了风险,或许将来有机会研究或处理掉。而那100元全新分币,面值虽小,但全新未流通,在收藏者眼中或许别有价值,他暂时不动。

起身穿衣,母亲李秀兰已经在灶台边,用昨天他“朋友”捎来的新米熬粥,满屋清香。

“超儿,你那些朋友……路子是真广。”李秀兰一边搅动着粥锅,一边忍不住感叹,“昨晚上那香味,我在屋里都闻着了,你爸都说香。”

王超笑了笑,没接话,心里却想,这才只是开始。

到了食品厂,气氛比前几日明显活络了些。烘烤车间里,何师傅正带着几个徒弟,按照新定下的参数,小批量试制烘干小鱼仔。浓郁的干香弥漫开来,引得路过的工人频频侧目。

“厂长!”何师傅见到王超,立刻捧着一把刚出炉、色泽金黄均匀的小鱼仔过来,“您再尝尝,这批稳定性好了很多!”

王超拈起几条放入口中,咔嚓脆响,干香麻辣,咸淡适中,口感统一。“很好!何师傅,就是这个标准!抓紧时间,尽快形成稳定的生产流程。”

“您放心!”何师傅信心满满。

包装车间那边更是热火朝天。刘主任和周小虎组织了一批手脚麻利的工人,正在学习竹筒的清洗、消毒、装料和木塞蜡封。地上堆满了处理好的竹筒,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和蜡油的味道。

“厂长,您看,”刘主任拿起一个封装好的竹筒,用力晃了晃,又仔细检查蜡封接口,“我们试了各种颠簸,只要蜡封到位,基本不漏气不漏油。就是这效率,比玻璃瓶灌装慢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