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用鳞甲兽拉的马车

有了线锯,从大松树锯下圆木就容易一些了。

不过也需要熟练而缓慢的拉锯,才能成功。如果方向和速度把握不准,这线锯就容易断。——虎健阿爸弄坏了一把线锯后就掌握了这个规律。

他不让其他人来拉锯了,就自己一个人来拉。

锯8个圆木,任务也不重,他没有心急。

锯了一些时候,虎键阿爸看到钢丝温度增高,丝线变红,他便用水来冷却,等钢丝冷下来再锯,如此也延伸了线锯的使用寿命。

虎健阿爸感觉这锯子上面的钢丝得来不容易,在这个世上他是找不到第二种的。因此,他静静的使用的线锯,他没有求快,只求不要弄断这锯子。

就这样,虎健阿爸一个人花了两个地球日的时间,才锯下来八个圆木片。

不过,在虎健阿爸锯圆木片的时候,其他人也没有休息。

依飞教鹿古、鹿福用手持式钻机砍了两棵大杉树。然后用钻机切割了两块长9米、宽1米的大木板。

虽然这样切割下来的大木板不平整,但做板车却是可行的。接着,他们把两块木板用榫卯镶在一起。

这种榫卯结构是依飞问了机器狗威威才知道的。

也很好做:

在一块木板的左边做凹的形状,在另一块木板的右边做成凸的形状,然后把凹凸的接口镶在一起。

当然,这些接口都不是规整的矩形,而是特意做成锐角形状。

二者镶嵌的时候是从上往下打入的,直到打到两块木板在一个水平面上,它们就合成为一块木板。

因为左右都是榫卯结构链接,平着拉是拉不开的,只能上下用力敲打才能松开。而这两块大木板镶在一起,是用来做大板车的车体。车体下面有车轴支撑,就没有上下的力。如此,这木板是很难松开的了。

不过,大板车并不需要这么长,依飞叫虎健阿爸在前面锯掉2米。

“怎么锯?”

“就是两边都留下宽20厘米的车把手,中间180厘米的那块锯掉。你不懂这长度没关系,我给你做标记。”

依飞找了一块木炭,在宽2米长9米的车板前端,画了3根线。标出了要锯掉的地方。

她是做医生的,对尺度有着天生的敏感,长度按她的预计标得准确。

虎健阿爸就按她画的标记开始锯,最后做成了一个长7米宽2米的车体,而车体前面露出了两根长2米,厚0.2米的车把手。

接下来就是在车体下面嵌上四根大树干。

这四根树干用来做车轴。依飞选用了直径有10厘米檀木来做。

檀木镶在车体下面,也是用了榫卯结构。

古代没有钢制的车轴,那时的人就设计一种叫“伏兔”的榫卯结构。

这是一块形状像趴着的兔子一样的木块,垫在车轴和车舆底部的纵木之间。它的下部挖出弧形凹槽(卯),与圆形的车轴(榫)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