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与代价
陈默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尝试了各种方法:找过心理医生,医生诊断他为焦虑症伴随惊恐发作,开了药,但效果寥寥;他也偷偷去找过所谓的“大师”,花了不少钱,做了法事,贴了符纸,但夜半的敲门声和刮擦声依旧,甚至在他贴了符纸后,那敲门声变得更加急促和暴躁,仿佛被激怒了。
就在他快要被逼到绝境时,他偶然在社区图书馆一本落满灰尘的、关于本地野史传说的旧书里,看到了一段记载。
书中提到,他住的这栋公寓楼所在地,在几十年前曾是一片乱葬岗。后来城市扩张,才被推平建了楼。书中还提及一种流传于本地的阴邪说法:有些横死、怨气极重或者心愿未了的魂魄,无法顺利进入轮回,会滞留在阳间。它们会寻找“替身”,或者与阳世之人签订某种“契约”,以换取“存在”的延续。
这种契约的签订方式极其诡异阴毒。往往是通过持续的、特定的“信号”(如声音、气味、影像)侵扰选定目标的生活,逐步瓦解其心智和阳气。当目标的精神防线彻底崩溃,处于极度恐惧和虚弱状态时,便是“契约”达成的最佳时机。届时,那魂魄便能借机“依附”甚至“侵占”目标,从而实现某种意义上的“还阳”或者“共生”。
书中描述被选为目标的人,初期会听到异常的敲门或刮擦声,闻到莫名的腐臭,看到模糊的黑影。中期,这些现象会加剧,并开始出现幻听幻视,自身也会沾染阴气,体弱多病,精神恍惚。到了后期……
陈默看到这里,手脚一片冰凉。书中的描述,与他近期的经历几乎完全吻合!
他颤抖着翻到下一页,想知道“后期”会怎样,以及有没有破解之法。
关于后期,只有一句语焉不详的话:“当目标与彼界之气息息相关,形神渐合,则界限模糊,彼可取而代之,或永世纠缠。”
取而代之?永世纠缠?
陈默感到一阵天旋地转。
至于破解之法,书中只提了一个极其凶险,且成功率未知的古法:在正午时分,阳气最盛之时,于自家门户之内,以自身指尖血混合朱砂,绘制特定的辟邪符纹于门楣和门槛之上,同时心中默念守护咒语,尝试强行切断那“契约”的链接。但书中也严重警告,此法若失败,或自身阳气不足,反而会彻底激怒对方,招致更猛烈的反扑。
陈默合上书,瘫坐在图书馆的椅子上,冷汗涔涔。
他似乎明白了。1603室那个从未露面的“邻居”,或许根本就不是人。它选中了他,正在一步步地侵蚀他,想要与他签订那个该死的“契约”,或者……直接占据他的一切。
那夜半的敲门,是呼唤,也是标记。
那无处不在的腐臭,是它的气息,也是侵蚀的证明。
那镜中水涡里的黑发,是它试图通过管道连接的尝试。
那门把手的转动,是它想要登堂入室的渴望。
他不是产生了幻觉,他是被一个来自幽冥的东西,盯上了。
决绝
求生的本能压倒了恐惧。陈默决定尝试那个古法。他不能再坐以待毙,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也要搏一把。
他按照书中模糊的记载,准备了朱砂,选了一个阳光炽烈的正午。他拉上家里所有的窗帘,避免不必要的干扰,但正午充沛的阳气依旧透过缝隙弥漫进来。
他站在大门内,深吸一口气,用针刺破了自己的中指指尖。殷红的血珠渗出,他将其滴入准备好的朱砂粉中,混合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