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对不起

这两个抑郁症相关词条涌入了大量真实的分享,热度稳步提升。

“看到李若荀说感觉隔着一层玻璃看世界,还有幻听……我瞬间就绷不住了,真的经历过的人才懂有多痛苦。”

“我女儿也是重度抑郁,休学在家。

之前我一直不理解她为什么整天躺在床上,说这里痛那里痛,浑身没力气,我以为她是偷懒,是装的,甚至还骂过她……

今天看完李若荀和那个心理分析师的视频,我才知道,那些躯体症状是真的,她可能真的非常非常难受。

我错了……

我明天就带她去复诊,我要好好跟医生聊聊,好好陪陪她。”

“你是个好妈妈,真的,能意识到并且愿意改变,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也想有这样的家人……”

“今天,我爸妈又来我的出租屋了,没打招呼,然后把我养了半年的小狗卖了。

或许这又是一次服从性测试吧……

哭到头痛,怎么办呢?

我明明已经换城市生活了啊,为什么还要接近我控制我!!!

我明明准备重新养自己一次,我明明已经快要好起来了啊!

究竟还要熬多久呢!

真痛苦啊,来到这个世界上难道就是为了受苦的吗?

不是说人在出生前都会看到自己的这一生吗?

我的一生究竟有什么好事才让我决定出生呢?

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出现什么意外让我可以直接无痛去世……最近想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搬家吧!别告诉你父母你在哪儿,或者出国也可以。未来一定会有好事发生的!你信我!我算命很准的!”

一条条带着真实经历和切肤之痛的评论,让这两个原本可能只是营销工具的词条,迅速充满了沉甸甸的分量。

无数匿名的、隐藏在网络阴影里的灵魂,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被看见、被理解的出口。

他们在这里分享痛苦,寻求共鸣,也给予彼此微弱的支撑。

真实的情感洪流汇聚,热度持续发酵,甚至超过了工作室最初的预期。

这把火,似乎烧得比想象中更旺。

……

小吕盯着屏幕,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她是李若荀曾经的粉丝,但她是个容易被带节奏的人。

在之前那场几乎淹没一切的负面舆论狂潮里,她没能站稳。

那些尖锐刻薄的指责像病毒一样侵入了她的判断,她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