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临行前的准备,房屋托管

林建军报名参军的手续办得很快。体检合格,政审通过,一周后就要在厂门口集合,统一奔赴东北军区集训,再从那里跨过鸭绿江。

这几天,他除了在车间交接手头的工作,剩下的时间都在为远行做准备。四合院的耳房虽小,却是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家”,里面的每一件东西,都得妥善安排。

这天下午,林建军特意请了半天假,拿着街道办的介绍信,去了南锣鼓巷街道办事处。接待他的是王主任,就是之前处理贾张氏偷窃事件的那位中年妇女,做事干练,眼神里透着一股公道。

“小林同志,你要去抗美援朝,是好事,是光荣!”王主任接过介绍信,仔细看了看,语气带着赞许,“房屋托管的事,我们街道办责无旁贷。你想怎么托管?”

“我想麻烦街道办帮忙照看一下,”林建军语气诚恳,“钥匙交给您保管,定期派人去看看门窗是否完好,别让院里人随便进去。里面的东西不多,就是一张炕,一个木箱,还有些煤球和杂物,不用特意看管,只要别让人撬锁就行。”

他特意强调“别让院里人随便进去”,王主任何等精明,立刻明白了意思,嘴角露出一丝了然的笑:“你放心,我知道你们四合院的情况。我会派治安员每周去查一次,钥匙由我亲自保管,除了例行检查,谁也别想进去。等你凯旋归来,保证完璧归赵。”

“那太谢谢您了,王主任。”林建军松了口气。有街道办这层保障,他就不用担心院里那些“有心人”动歪心思了。

“谢啥,这是我们该做的。”王主任拿出一份托管协议,“来,在这儿签个字,一式两份,你一份,我留一份。”

林建军认真地在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字迹工整有力。签完字,他把耳房的钥匙交给王主任,又详细说了说房屋的位置和门窗的特点,确保不会认错。

从街道办出来,林建军心里踏实了不少。他没直接回四合院,而是绕到了厂门口的五金店,买了一把新锁——不是给耳房用的,是给那个装着重要物品的木箱准备的。这木箱里放着他省下来的细粮票、攒下的五十万旧币(技术比武奖金),还有系统奖励的《工业基础手册》和几本机械图纸,都是他的“家底”,得随身带着才放心。

【叮!】

刚走出五金店,系统的提示音就响了起来:

【检测到宿主妥善安排后方事宜,展现出严谨的规划能力,完成特殊任务“后顾无忧”。】

【任务奖励:“防水油布一块(军工级)”——可在野外露营时防潮防雨;“多功能工具包一个”——内含折叠钳、螺丝刀、微型锯条等,适合战场维修使用。】

林建军心里一暖。系统的奖励总是这么及时,防水油布和工具包,都是战场上用得上的实用物件。他意念一动,奖励就稳稳地落在了系统空间里,和之前的防弹护心镜、急救包放在一起,像个小小的“生存宝库”。

回到四合院时,已是傍晚。夕阳的金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院里比往常安静了不少,连贾张氏骂街的声音都没了,大概是知道他要走,暂时收敛了些。

林建军刚走到中院,就被阎埠贵拦住了。他手里还拎着那个不离身的算盘,脸上堆着精明的笑,像是算准了他会这个时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