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的蒸汽在冬日的晨光里弥漫,带着白菜炖粉条的寡淡香气。傻柱抡着大铁勺,把最后一勺菜盛进工友的饭盒,勺底刮过铁锅的声响刺耳,像他此刻乱糟糟的心绪。
“柱子,听说没?二车间贾东旭家的小子,昨天偷厂里螺丝被抓了,还闹到派出所去了。”旁边切菜的老王头压低声音,手里的菜刀在案板上剁得咚咚响,“听说秦淮茹求到林科长头上,被怼回去了,林科长直接带她去派出所,说‘偷东西就得按规矩办’。”
傻柱的手顿了一下,铁勺“当啷”一声掉在锅里。他昨天在工厂门口堵林建军,骂他“不近人情”,现在想来,那番话更像是骂给自己听的——贾梗偷东西,他不是第一次撞见,上次那孩子把阎埠贵家的煤球往自己筐里塞,他还笑着说“孩子懂啥”,现在想想,那分明是惯出来的毛病。
“小孩子家家的,不懂事……”傻柱含糊地辩解,拿起铁勺继续盛菜,手却有些抖。
“不懂事就该教,不是惯!”老王头撇撇嘴,“林科长说得对,溺爱不是帮他,是害他。你看你,每月工资大半贴补给贾家,自己顿顿啃窝头,图啥?人家未必念你的好。”
这话像根针,扎在傻柱心上。他摸了摸怀里藏着的粮票,那是他这个月省下来的,本打算晚上给秦淮茹送去——棒梗被警察教育后,秦淮茹哭得眼睛红肿,拉着他的手说“家里快断粮了”。可现在,铁勺刮过锅底的声音,总让他想起林建军那句“惯子如杀子”,心里像堵了团棉花。
【叮!】
林建军正在技术科核对军工订单,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
【检测到“傻柱”行为模式转变,受“贾梗偷窃事件”及宿主影响,触发“认知觉醒”效果。】
【当前状态:“醒悟”(意识到无底线接济的危害)与“反复”(难以摆脱情感绑架)并存,行为矛盾性显着。】
【潜在影响:其摇摆态度可能被秦淮茹、易中海利用,加剧四合院人际纠葛;若引导得当,或可成为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的突破口。】
林建军笔尖微顿,目光透过窗户望向食堂方向。傻柱的“醒悟”并不意外,他本质不坏,只是被“邻里情分”和易中海的道德绑架困住了。但“反复”也在意料之中,秦淮茹的眼泪和易中海的“长者权威”,对傻柱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软枷锁。
傍晚下班,傻柱刚进四合院,就被秦淮茹堵在了中院。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棉袄,怀里抱着棒梗,孩子脸上还带着泪痕,看到傻柱就往他怀里钻:“柱叔,我错了,我再也不偷东西了……”
秦淮茹的眼圈立刻红了,声音哽咽:“柱子,你看这孩子,吓着了,晚饭都没吃。家里粮本上的细粮早就没了,我想买点玉米面,可……可粮票不够了……”
傻柱下意识地摸向怀里的粮票,指尖刚触到那粗糙的纸张,突然想起老王头的话,又猛地把手缩了回来。“淮茹,不是我不帮你,”他别过脸,不敢看她的眼睛,“林建军说得对,有些规矩不能破。孩子犯错了,得让他知道疼,不然以后更麻烦。”
秦淮茹愣住了,似乎没料到他会拒绝。她抱着棒梗的手臂紧了紧,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我知道梗子错了,可孩子不能饿着啊!东旭这个月奖金被扣了,家里真的揭不开锅了……你就当看在咱们街坊这么多年的份上,帮帮我这一次,就一次……”
棒梗也跟着哭起来:“柱叔,我饿……我想吃窝窝头……”
孩子的哭声像锥子,扎得傻柱心里发疼。他咬了咬牙,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粗粮票,塞给秦淮茹:“就这些,多了没有。以后……以后有困难找街道办,别总想着靠别人。”
秦淮茹接过粮票,脸上立刻露出感激的笑:“我就知道你心善,柱子,谢谢你,真是救了我们娘俩的命……”
看着她转身的背影,傻柱心里五味杂陈——既松了口气,又觉得自己没骨气。他刚要回屋,就看到易中海背着手站在廊下,眼神沉沉地看着他。
“柱子,跟我来一趟。”易中海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