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夏天,太阳像个烧红的烙铁,烤得四合院的青石板都发烫。贾张氏蹲在自家门槛上,眯着眼睛盯着林建军家的院门,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她已经两天没正经吃东西了,秦淮茹在生产队挣的工分只够换点野菜,连掺糠的窝窝头都吃不上,肚子里空得发慌,眼睛都有些发绿。
“妈,要不……咱还是去挖点马齿苋吧?”秦淮茹背着半篓子野菜回来,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湿透了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我今天看到河边长了不少,够煮两锅汤了。”
贾张氏把眼一瞪,拐杖往地上一顿,发出“咚”的闷响:“挖野菜?那是人吃的东西吗?我可是吃过细粮的人!”她的目光又飘向林建军家的方向,那里偶尔会飘出白面馒头的香味,勾得她心尖发痒,“我就不信林建军那小子能眼睁睁看着我饿死!他要是不给粮,我就死在他家门口,让他当不成这个‘模范’!”
秦淮茹的脸瞬间白了:“妈!您可别乱来!上次偷鸡的事还没过去,您要是再……”
“再什么?”贾张氏猛地站起来,虽然腿肚子打颤,气势却很足,“他要是不给粮,就是逼死我!到时候让街道评理去,我看他这‘先进’还怎么当!”她心里打得精——林建军是厂里的红人,最看重名声,只要她往门口一躺,还怕他不乖乖送粮?
【叮!】
林建军正在调试“61式坦克”的履带张紧装置,屏幕上的压力曲线逐渐平稳。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带着行为预警的尖锐:
【检测到“贾张氏”因“极端饥饿+投机心理”触发“饿晕碰瓷”行为,其“作案目标”为宿主家的粮食,“作案方式”为“在门口假装晕倒,制造舆论压力”,成功率30%(基于“林建军重视名声”的误判)。】
【行为本质:继“偷窃”失败后,采取的“升级型勒索”,试图通过“道德绑架+舆论胁迫”突破宿主的边界防御,与“傻柱决裂”事件形成连锁反应(认为无人能约束她)。】
【应对建议:① 不主动搀扶,避免“默认责任”;② 立即拨打街道电话和卫生院急救电话,让官方介入;③ 明确告知“再碰瓷按敲诈处理”,击碎其侥幸心理;④ 保留证据(让邻居见证),巩固自身立场。】
林建军刚把调试好的参数保存,就听到院门外传来“哎哟”一声,接着是重物倒地的闷响,正是贾张氏的声音。他皱了皱眉,对徒弟说:“你盯着设备,我去看看。”
推开门,果然看到贾张氏躺在自家门口的台阶下,双眼紧闭,嘴巴半张着,嘴角还挂着点白沫,看起来像是真晕过去了。旁边围了几个邻居,指指点点:
“这不是贾家老太太吗?怎么躺这儿了?”
“怕是饿晕了吧?听说她家好几天没粮了……”
“林科长,快救救她吧,好歹是条人命啊!”
阎埠贵蹲在人群外,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眼睛却滴溜溜地转——他看贾张氏的胳膊还在微微动,就知道这是装的,心里暗暗佩服林建军之前的预判:“果然来了,这老虔婆是想讹粮啊。”
林建军没动,只是站在门口,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谁有电话?给街道李主任和卫生院各打一个,就说有人在我家门口晕倒了,疑似敲诈勒索,让他们赶紧派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