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秋天,空气里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轧钢厂的广播不再播放农业新闻,取而代之的是“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激昂口号,车间里的红色标语又新刷了一遍,连平时爱开玩笑的老工人,脸上都多了几分凝重。林建军正在调试一台精密镗床,床头的收音机里,播音员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边境局势持续紧张,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厂长刘建国突然推开车间门,军绿色的文件袋在他手里晃出棱角,脸上的皱纹比平时深了好几道:“建军,马上来办公室!有紧急任务!”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路过镗床时,指节无意识地在床身上敲了两下——这是厂里有重大军工任务时的暗号。
林建军心里咯噔一下。去年参与“61式坦克”履带板生产时,厂长也是这个神情。他把扳手递给徒弟赵小刚:“按参数再校一遍,我去去就回。”
厂长办公室里,烟雾缭绕。两个穿军装的人坐在沙发上,肩章上的星徽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面前的茶几上摊着张图纸,上面画着根粗壮的钢管,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高射炮炮管,材质30CrMnSiNi2A,长度4.5米,壁厚均匀度误差≤0.5mm,冲击韧性≥110J/cm2。”
“林科长,这位是军区装备部的王参谋,这位是军工研究所的李工。”刘建国搓着手,语气里带着罕见的紧张,“上级给我们厂下了紧急订单,要在一个月内生产出五十根高射炮炮管钢材,这是……前线急需的。”
王参谋站起身,军靴在地板上踏出沉重的声响:“林科长,直说了吧,我们已经找了三家钢厂,试生产的炮管都不合格,脆性太大,低温下容易断裂。研究所的李工说,你们厂在球墨铸铁工艺上有突破,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李工推了推眼镜,指着图纸上的断裂截面示意图:“关键是冲击韧性。30CrMnSiNi2A这种合金钢,焊接后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温度控制稍微差一点,就达不到指标。我们的要求是,-40℃低温冲击韧性必须达标,这对冶炼和热处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林建军的手指划过图纸上的温度曲线,眉头渐渐皱起。这种高合金钢的冶炼,难点在于合金元素的均匀分布和焊接后的应力消除,尤其是低温韧性,差一点都可能导致炮管在实战中炸膛。一个月五十根,时间太紧张了。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带着金属般的冷硬质感,与军工任务的严肃性完美契合:
【检测到“紧急军工订单”需求,触发“国防技术攻关”任务,奖励“30CrMnSiNi2A钢冶炼温度控制曲线(优化版)”:
? 核心参数:电弧炉冶炼温度1620℃±5℃(传统工艺为1580℃),保温时间延长至90分钟,确保合金元素完全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