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夫妻二人坐在灯下,开始清点家里剩下的“明面上的资料”。这些大多是公开出版的技术书籍,林建军用红笔在上面批注着“批判意见”,比如在《金属切削原理》的扉页上写着“资产阶级学术观点,需批判吸收其合理成分”,实则在书页边缘用暗号标注了关键章节——这是做给外人看的,既显得“思想进步”,又能在需要时快速找到有用内容。
“剩下的这些,就放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林建军把书一本本摆好,最上面放着几本《毛选》和革命画册,“就算有人搜查,看到这些‘带着批判精神’的技术书,顶多骂两句‘死不悔改的技术迷’,不会太较真。”
苏岚把最后一本《工业学大庆》放进书架,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今天阎三大爷来敲门,说他家解成想跟你学认字,我看他眼神不对,没敢开门,只说你在厂里加班。”
林建军皱了皱眉:“这时候上门,怕是没安好心。阎埠贵精得很,说不定是想探咱们家的底,以后更得小心。”他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看着外面漆黑的巷子,“许大茂吃了瘪,肯定不会罢休,说不定会撺掇阎埠贵来试探。”
【叮!】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
【“技术资料转移”任务完成度100%,核心资料安全系数提升至95%。】
【触发“隐蔽传承”效果:可在日常交流中向林卫国渗透基础技术知识,系统将自动记录传承进度。】
林建军看着意识里的“传承进度条”,目前显示为5%,心里踏实了不少。这些资料不仅是他个人的心血,更是国家未来工业发展的火种,就算暂时藏在暗处,只要能一代代传下去,总有重见天日的那天。
窗外的风渐渐停了,云层散去,月亮露出半张脸,给雪地镀上了一层银辉。林建军和苏岚收拾好东西,吹灭煤油灯,屋里陷入一片黑暗。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提醒着他们身处怎样的乱世。
“睡吧,明天还得早起。”林建军低声说,握住苏岚的手。
“嗯。”苏岚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很坚定。
躺在床上,林建军却没有睡意。他想起老首长在砖窑里说的话:“等这阵风头过去,国家搞建设,还得靠你们这些懂技术的。”这句话像一团火,在他心里烧得旺旺的。他知道,今晚转移的不仅是资料,更是希望——对技术的希望,对国家的希望,对下一代的希望。
黑暗中,他仿佛看到多年后,卫国坐在明亮的实验室里,手里拿着这些被小心保存下来的资料,继续着他未竟的研究。那些藏在《毛选》里的公式,画在画册上的图纸,写在歌谱里的参数,终将在阳光下绽放出应有的光芒。
天快亮时,林建军才浅浅睡去。梦里,他又回到了维修组的车间,阳光透过高窗照在磨床上,他和卫国一起,正在打磨一个崭新的齿轮,齿轮转动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像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与传承的故事。
而那些被安全转移的技术资料,此刻正躺在军区保密库的恒温柜里,安静地等待着属于它们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