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关键人物,当年案件的“受益者”!

那份二十年前的档案,在一位现任副市长的政治生涯面前,薄得像一张随时会飘走的纸。

江澈靠在椅背上,感觉一阵无力感涌了上来。

他想干什么?他想为一个二十年前的乡镇干部翻案。

他的对手是谁?一个正值壮年、手握实权的副市长。

他手里有什么?一份即将被销毁的档案,几篇语焉不详的旧报纸,和一个根本找不到人的老会计。

这简直不是鸡蛋碰石头,这是拿一颗灰尘去撞击一颗行星。

“我真是疯了……”江澈低声自语,语气里满是懊恼,“睡个午觉而已,怎么就把自己睡成了钦差大臣?”

他在心里对着系统破口大骂:你这叫【最强摸鱼系统】?你这叫【年度最佳卷王养成系统】!任务失败的惩罚是成功当选大秘,现在为了翻个案,直接对线副市长,下一步是不是要让我去跟省长喝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骂归骂,但江澈知道,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那句“你将心境蒙尘,摸鱼不香”,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他可以不在乎公道,不在乎正义,但他不能不在乎自己以后几十年的喝茶看报生涯。

一个无法心安理得躺平的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强迫自己从那种巨大的实力差距带来的压迫感中挣脱出来。

不能这么想。

如果从权力的角度看,他和王志强之间确实隔着天堑。但换个角度,王志强站得越高,他的根基就越不能出问题。那起二十年前的案子,就是他政治生涯大厦地基里,最深处的那块基石。

那块基石,绝对不能有任何松动。

这也意味着,王志强对这件事的反应,会比任何人都要敏感,都要激烈。

直接冲撞,必死无疑。

江澈的思路再次清晰起来。他必须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真正的“考古工作者”,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挖出那件最核心的物证,或者,找到那个能开口说话的人证。

他的目光,再次回到了“张文清”这个名字上。

一个做了一辈子账的老会计,一个当年被迫或被诱做了伪证的老人。二十年的时间,足以让当年的威逼利诱烟消云散,但同样也足以让良心的谴责,在一个人的心里发酵、沉淀,变成一种日夜折磨的痛苦。

只要找到他,就有希望。

江澈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他开始构思明天要做的事。

他不能直接去社保局查。那样太突兀,一个县委书记的秘书,亲自去查一个退休多年的普通会计,目的性太强。

他需要一个完美的“壳”。

有了!

他快步走回电脑前,打开那个他之前创建的文档——《关于梳理我县八零后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情况的初步构想》。

他将文档的内容迅速扩充、完善,加入了一些关于干部培养、梯队建设的官样文章,让它看起来更像一份煞有其事的初步方案。

然后,他在文档的末尾,加上了一个附件标题:《关于对我县部分退休老干部、老专家进行走访慰问的建议方案》。

在这个方案里,他洋洋洒洒地写道:为体现新一届县委对老同志的关心,建议对一批为安平县做出过突出贡献,或在专业领域有建树的退休老干部、老专家进行一次集中的走访慰问,倾听他们的心声,征求他们对县里发展的意见……

在建议慰问的名单草案里,他列了十几个名字,有退休的老县长,有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有知名的老中医……而在名单的中间,他不着痕迹地,加上了“原县财政局总会计师张文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