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队,这案子看得人心里发堵。”季洁拿着报案材料走进来,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城西的张大妈被骗了18万,骗子说她儿子有‘血光之灾’,要把家里的‘贵重物品’拿出来‘开光消灾’,结果东西和钱全被卷跑了。”
办公室角落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空首饰盒,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那对金镯子是老伴儿留的念想,骗子说‘不开光就会克死孙子’,我一时糊涂就给他们了……现在啥都没了,我可怎么活啊……”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小区监控拍到的画面:两个穿着“道袍”的男女围着张大妈,手里拿着罗盘念念有词,其中一个“大师”还假装掐指一算,突然惊呼“不好!你家有煞!”,张大妈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跟着他们回家取东西。
“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对这段监控进行了逐帧分析,屏幕上跳出标注:“‘道袍’材质廉价,袖口有明显的工厂流水线痕迹,并非手工缝制;罗盘是玩具市场购买的劣质品,指针根本无法定位;两人说话时眼神闪烁,肢体语言紧张,明显是在演戏。”
“这伙人太懂怎么拿捏老人了。”周志斌看着监控,气得拳头捏紧,“专挑独居老人下手,先打听家里的情况,再编些‘灾祸’吓唬人,最后以‘消灾’为名骗钱骗物。”
王勇翻着报案记录:“已经有7位老人被骗,最大的82岁,最小的65岁,被骗走的不仅有钱,还有传家宝、金首饰,总价值超过50万。有个大爷因为被骗,气得中风住院了。”
“他们的信息是从哪来的?”郑一民问道,“能准确说出老人家里的情况,肯定做了功课。”
李阳启动“追踪之瞳”,顺着监控拍到的可疑车辆追查:“这伙人开着一辆白色面包车,车牌号是套牌的,但车身上有个‘福’字贴纸,是某超市的赠品。通过超市的兑换记录,查到购买者是一个叫‘刘翠花’的女人,住在城南的老旧小区。”
“罪恶功能系统”快速还原作案流程:“1. 团伙成员伪装成‘算命先生’‘尼姑’,在菜市场、公园等老人聚集的地方搭讪;2. 套取老人家庭信息(子女工作、健康状况等);3. 编造‘灾祸’恐吓老人,声称只有‘消灾’才能化解;4. 以‘需要贵重物品做祭品’‘要现金开光’为由,骗取财物;5. 得手后迅速撤离,更换地点继续作案。”
“刘翠花很可能是团伙里负责‘踩点’的。”佟林分析道,“这种骗局一般需要‘托儿’配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让老人一步步掉进圈套。”
李阳的“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此时派上了用场。他将几位老人描述的“大师”和“托儿”的特征输入系统——“男‘大师’秃顶,留山羊胡;女‘托儿’矮胖,嘴角有颗痣”,结合监控里的模糊身影,生成了清晰的模拟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