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警局的审讯室里,陈默坐在铁椅上,双手被铐在桌腿,黑框眼镜后的眼睛透着一丝不甘。郑一民将一叠打印出来的证据推到他面前——有他操作“环球资本”平台的后台记录,有与东南亚电诈园区的加密邮件,还有他指示“蛇盟”关押流浪汉的录音。
“这些证据足够让你在泰国坐一辈子牢了。”郑一民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压力,“但如果你配合,交代出国内所有‘卡农’和诈骗链条的下线,我们可以帮你申请引渡,让你在国内受审。”
陈默沉默了很久,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划着。李阳的“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正对着他的微表情分析,屏幕上跳出“心理防线松动,出现悔意信号”的提示。
“我不是天生的骗子。”他突然开口,声音沙哑,“以前在IT公司,我是技术骨干,后来公司倒闭,我欠了一屁股债……”他苦笑一声,“第一次诈骗得手时,我也怕,但看着账户里的数字,我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他交代,国内的“卡农”网络分为三级:一级是直接贩卖银行卡的“卡头”,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份;二级是负责转账洗钱的“水房”,多藏在城中村和偏远县城;三级是在社交平台拉人头的“地推”,以大学生和无业人员为主。“我手里有他们的详细名单和联系方式,存在一个加密硬盘里,藏在清迈的唐人街一家当铺的保险柜里。”
韩丽立刻联系泰国警方,带着搜查令赶往唐人街。当铺老板是个秃顶的老头,看到警察就吓得发抖,乖乖打开了保险柜。硬盘被层层包裹在防水袋里,李阳当场连接电脑破解,里面果然有1200多个名字和账户信息,附带详细的分工和交易记录。
“太好了!”季洁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名单,“有了这个,国内的收网行动就能精准打击了!”
郑一民立刻给省厅发报,请求协调全国警方开展“扫穴”行动。三个小时后,消息传来——全国31个省份同步行动,已抓获“卡农”和下线成员870人,冻结涉案资金15亿。
“还有漏网的。”李阳指着名单上标红的几个名字,“这12个人是‘卡头’里的核心,反侦察意识很强,账户最近有大额资金流向南美,可能准备跑路。”
他启动“追踪之瞳”,顺着资金流向追查:“他们都买了今晚从广州飞往巴西的机票,用的是伪造的护照,名字是‘Carlos’‘Maria’这些假名。”
“韩丽,你带一组人去广州白云机场,配合当地警方拦截!”郑一民当机立断,“李阳,把他们的真实照片和伪造护照的信息发过去,用‘超高模拟画像技术’还原他们可能的伪装形象——染发、戴假发、贴胡须这些特征都要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