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目标宛城,兵家要地

书房内,烛火轻轻一跳,在郭嘉的眼底映出一簇明亮的光。

他那一句“我们,是要连这头老虎,一起吞下”,说得云淡风轻,却像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惊涛骇浪。

姜宇的呼吸,有那么一瞬间的停滞。

他看着郭嘉,看着这个脸上还带着几分病态苍白,眼中却燃烧着疯狂火焰的谋士,心中涌起的不是质疑,而是一种棋逢对手的战栗与兴奋。

吞下张绣?夺取宛城?还要将三国第一毒士贾诩和猛将胡车儿一并收入囊中?

这胃口,何止是虎口拔牙,简直是要鲸吞天地。

“奉孝,”姜宇的声音很沉,他没有去看地图,目光死死地锁着郭嘉,“你我都知道,那头老虎最毒的,不是它的爪牙,而是它的大脑。贾诩此人,如何对付?”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胡车儿再勇,有典韦、许褚在,不足为惧。张绣再多谋,只要他有“无断”这个致命弱点,便有的是机会。

唯独贾诩,这个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失算过的男人,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横亘在宛城之前。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棋手,总能提前看穿你三步之外的意图,然后布下一个让你自己走进的陷阱。

听到姜宇直指要害,郭嘉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他要的,就是这样一位能跟上他思路,甚至能预判他思路的主公。

“主公问得好。”郭嘉将羽扇合拢,在掌心轻轻敲击着,“对付贾诩,若以常理度之,必败无疑。此人智计,不在嘉之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嘉更狠,更毒。”

他坦然承认对手的强大,却不见半分气馁。

“但主公莫忘,贾文和,非忠臣,乃智者也。”郭嘉的眼神变得幽深,“忠臣,讲的是君臣大义,拼的是一腔热血。而智者,求的是安身立命,择的是良木而栖。他为李傕、郭汜出谋划策,是为保命;他后归曹操,亦是为择主。他对张绣,有辅佐之恩,却无托付终生之义。”

“贾诩就像这世上最精明的商人,他永远在寻找能让他手中货物(才华)卖出最高价,且能保证自身安全的买家。张绣,不过是他暂时的货栈罢了。”

郭嘉的分析,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贾诩这个人物最核心的本质——自保。

“所以,对付他,不能强攻,只能智取。或者说,不是‘对付’,而是‘争取’。”郭嘉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我们要做的,不是让他怕我们,而是让他看到,跟着主公,比跟着张绣,更有前途,也更安全。”

姜宇的眼睛亮了。他明白了郭嘉的思路。

这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而是一场不动声色的挖角。

“至于张绣,”郭嘉的语气变得轻松起来,“此人多谋而无断,最是好办。一个将领,最怕的不是蠢,而是又想做主,又怕担责。贾诩的计策再好,到了他那里,也要打个折扣。我们只需略施小计,让他对贾诩产生一丝怀疑,或是让他因为一时的犹豫,错失良机,这君臣之间的裂痕,便产生了。”

郭嘉走回地图前,羽扇在宛城的位置上画了一个圈。

“取宛城,非一日之功,需三步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