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宇宙梦87幽踪仙国1

第十三节:幽踪仙国

1.

那位身着第二套元谋国传统孔雀绿服饰的少年,在离开令他胆战心惊的元谋土林后,拄着一根细长的木杖,沿着蜿蜒曲折的天水河岸踽踽独行,仿佛一位穿越时空迷雾的行者,不知疲倦地走了数日之后,他绕过了地图上一个巨大的“几”字形河段。

这个巨大的“几”字形河段,恰好绕过了三百万年后被人类命名为丽江的城市地段。

丽江之所以能够成为如此得天独厚的宝地,正是因为它恰好位于这个“几”字形的底部位置。这个独特的地理坐标赋予了丽江无与伦比的优势:它不仅以最短的直线距离连接着“几”字形两侧的区域,更将两边的绝世风光完美地串联在一起。这种天然的区位优势,使得丽江成了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同时也造就了它集山水之灵秀、人文之荟萃于一身的独特魅力。

这日清晨,刚刚上路不久,少年的目光不经意间被河边山道上稀少的行人中一对青年男女吸引住了。

只见那对青年男女并肩而行,神情警惕,这本不足为奇,可他们交谈时那熟悉的声音却让少年心头一紧。更令他心惊的是,当女子轻唤男子名字时,那听过的称呼让少年瞬间变了脸色。他下意识地侧身躲到路旁,与他们保持距离,生怕被他们认出。

少年暗自庆幸自己离开元谋国时特意换下了之前那套元谋国的衣衫,此刻身上这套的风格款式与之区别很大,不然,恐怕就被那对青年男女认出来了。少年屏住呼吸,关注着那对心事重重的男女,直到他们走远,少年才敢重新抬起头来,虽然他戴着另一张挂耳面罩。

绿衣少年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困惑与不解。这对青年男女明明已经被家人、亲戚、警察和社区工作人员费尽周折地接回去了啊!难道他们刚回到家中,就又不顾一切地逃出来了吗?家里肯定已经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大门紧锁,窗户加固,甚至可能安排了专人看守,可即便如此严防死守,竟然还是没能拦住他们吗?难道他们逃离家庭的决心就和自己逃离神龙帝国的决心一样强烈吗?自己无家可归,多么渴望有一个家啊,可他们却偏偏要从家中逃出来,这实在令少年难以置信。

只因为少年还太过年轻,尚未经历过情感的波澜,不懂得男女之间那份微妙而深沉的情愫。他还不明白爱情究竟蕴含着怎样惊人的力量,不知道它能够让人奋不顾身,也能够让人痛彻心扉。少年的心就像一张白纸,还未被爱情的笔墨晕染,自然无法体会那种让人魂牵梦萦、刻骨铭心的情感。他还不了解爱情可以让人变得勇敢无畏,也可以让人脆弱不堪;不知道爱情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能够让人做出超乎想象的选择。

大约两个时辰之后,阳光明亮起来,直射大地,绿衣少年又一次意外地看到了那对青年男女。此刻,他们静静地伫立在天水河下虎跳峡谷陡峭的岸边,目光专注地凝视着脚下比较宽阔的江水。两人一动不动,仿佛化作了两尊雕塑,任凭江风拂面,就这样出神地注视着奔腾不息的河水,陷入了沉思之中。

下虎跳峡口地势开阔,两岸高耸的峡谷间形成了一片平静的湖泊。可能由于干旱水少的缘故,这里的水流缓缓流淌,水面波光粼粼,显得格外安详宁静。翠绿的树林沿着河岸生长,郁郁葱葱的枝叶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山水相依,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自然画卷,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但那对青年男女给少年留下的印象异常深刻,他们那种绝望而决绝的神情,让少年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自己在梁都国阿依河畔两次试图结束生命的经历。那种眼神中透露出的从容与平静,那种对世间万物似乎都毫无眷恋的姿态,与少年几个月前站在阿依河边时的状态如出一辙。

正是这种惊人的相似,才让少年内心突然涌起强烈的预感,直觉般地认为他们即将做出极端的选择。少年这个时候不怕暴露自己了,他随时准备上前制止他们,拯救他们。

此时,他十分想对这对恋人说:“和我相比,你们简直就是生活在天堂里呀,为何不好好珍惜呢?况且,你们此刻正和自己最心爱的人相依相伴,就更应当珍惜呀!”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对青年男女并未如少年所担心的那样轻生,他们只是默默地看了一会江景,然后取出随身携带的干粮,机械地咀嚼了几口,之后离开岸边的人群,继续沿着蜿蜒的江岸之路缓步前行。

在漫长的旅途中,他们又一次停下脚步,不约而同地抬头向高处仰望。就在天际尽头,一座巍峨的雪山突然映入眼帘。此时正值午后时分,偏西的太阳将金色的光芒洒在雪峰之上,整座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宛如一条通体晶莹的玉龙,昂首挺胸地矗立在湛蓝的天际。那洁白无瑕的雪顶与深邃的蓝天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得气势磅礴。这座雄伟壮观的雪山不是别的,正是闻名遐迩的玉龙雪山,它那独特而优美的轮廓,在高远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令人心驰神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久,在震耳欲聋的轰鸣水声中,少年拄着木杖,沿着山径绕过一座陡峭的山崖,顿时,一幅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骤然展现在眼前。只见那清澈见底的江水自两岸刀削斧劈般的悬崖峭壁间奔涌而出,宛如通体晶莹的玉龙自巍峨的雪山之巅腾跃而下,肆意奔腾地出现在了这幽深的峡谷间。那磅礴的气势、那震天的声响,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内心涌起深深的敬畏之情。

这正是闻名遐迩的天水河上游的中虎跳段。中虎跳地处香格里拉虎跳峡镇,被雄伟的玉龙雪山和险峻的哈巴雪山紧紧相夹,形成了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这里是中国第二深的峡谷,垂直落差高达3800米,仅次于落差5300米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就在这惊心动魄的江畔,那对青年男女静静地伫立在汹涌澎湃的激流前,他们的身影在巨大的水幕前显得格外渺小。他们突然紧紧相拥,彼此在对方嘴唇与脸蛋上亲吻了一下,然后转向怒涛翻滚的水面。

少年望着他们肃穆的背影,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在为自杀挑选地点。比起之前经过的那些平缓河段,眼前这处奔腾咆哮的激流确实更适合结束生命。

想到这里,少年的心不由得一阵绞痛,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想,如果他们从这个地方跳下去,自己想救也救不了了,估计岸边其他所有人一起下水,也救不了他们,谁追得上那奔流的速度啊?谁又经得起那样的激流冲撞摔打啊?

然而少年心中担心的一幕仍然没有发生。

短暂的时间过后,那对青年男女继续沿着河岸,朝着南边走去。

整整一个下午,他们都在不停地向前行进,脚步从未停歇,由于身体虚弱,他们走得十分艰难,常常力不能支,仿佛随时就要倒下一样。看得出来,他们完全是靠意志和毅力在行走,就和少年许多时候一样。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太阳渐渐西沉,天色开始转暗。就在黄昏即将来临之际,远处又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巨大水声,那声音如同雷鸣般在峡谷中回荡。当绿衣少年终于看到发出那声音的上虎跳时,眼前的景象令他震撼至极:湍急的江水奔腾咆哮,如猛虎怒吼,激起的巨大浪花在河中横冲直撞。

上虎跳之所以这般险峻,是因为天水河奔腾而至时,忽然遭到玉龙、哈巴两座雪山的阻拦,从而形成了216米的巨大落差。这巨大落差让原本平缓的江水刹那间变得汹涌激荡、恶浪翻滚,它巨石遍布,飞瀑直溅,成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峡谷。江中一块巨大的石头——虎跳石激起的水花尤为突出。整个江面宛如化身为一条凶悍的恶龙,正在狂暴地翻腾跳跃,气势骇人,使人望而却步。

少年的心再次高高悬起,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对恋人身上,只见他们又一次站在了激流汹涌的岸边。那两个紧紧相拥的单薄身影在滔天巨浪的映衬下显得那么渺小脆弱,就像狂风中的两片落叶,又似暴风雨中的两只蝴蝶。奔腾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卷起的白色浪花如同恶龙的利齿,仿佛在向他们发出召唤:“跳下来吧!跳下来吧!这样才是壮丽的人生!这样才是伟大的爱情!”是的,只要他们轻轻一跃,那汹涌的激流瞬间就会将他们吞噬,他们所有的美好顷刻之间都将化作泡影,再也无法挽回。

就在少年紧张得几乎窒息时,他听到身旁有人在讲述虎跳峡的古老传说。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神秘的气息:“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来历非凡的神兽,它既不是狮子也不是老虎,在仙境般的天水甸已经修炼了整整千年。有虔诚的信徒在碧塔海的太阳神庙朝拜时,曾有幸目睹过它的真容。据说在远古时代,这只神兽性情极其狂躁暴虐,内心的怒火永远无法平息。它常常出没于天水河源头的激流两岸,在江中嶙峋的巨石间徘徊。每当它发怒时,就会发出震天动地的咆哮,那声音能穿透云霄。它总是一次次从高耸的悬崖上飞身跃入湍急的江流,那矫健的身影与奔腾的江水融为一体,就像这峡谷中永不停歇的激流一样充满力量。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将这个险峻的峡谷命名为‘虎跳峡’。”

幸运的是,那对相爱的恋人终究没有选择跳入湍急的江水,而是手牵着手,坚定地朝着前方未知的道路继续前行。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远,最终融入了被晚霞染成橘红色的天地之间。

绿衣少年见状终于松了一口气,不再像之前那样紧追不舍,开始寻找一个相对避风的角落准备度过这个夜晚。

这已经记不清是他在天水河畔露宿的第多少个夜晚了。

次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少年从睡梦中醒来,他爬下离虎跳峡不远处的河畔悬崖,很快发现道路上出现了一队从东边大研镇(也就是三百万年后被称为丽江的地方)方向走来的当地水利人。他不动声色地远远地跟随着这支队伍,一起向西南方向前进。

小主,

然而非常奇怪,就在少年以为那对恋人已经距离他很远时,他们竟然又出现在了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少年只好继续保持着安全距离,就这样,汇聚了多种角色的一行人最终不约而同地都停在了那个在三百万年后举世闻名的长江第一湾处。

不过在此时,这个壮观的河湾还叫天水河第一湾。

放眼望去,天地宏大,视野开阔,就像打开后铺展开来的壮丽画卷。巍峨的山势令人叹为观止,从雪域高原奔腾而下的天水河,在深邃的峡谷中一路咆哮前行,却在此处突然来了个近乎180度的大转弯,仿佛这桀骜不驯的激流突然心生眷恋,想要调转方向重新投入雪山的怀抱。天水河倒流,实乃异象。

当汹涌的天水河奔流至此,被巍峨的海罗山崖生生阻截,不得不急转直下,划出一道完美的V字形轨迹,转而向东北方向流去。站在此处极目远眺,可以同时欣赏到长江、澜沧江与怒江三江并流的宏伟景象。即便遭遇连年大旱,得益于三江在此交汇,天水河也初步展现出了磅礴的气势。石鼓一带风景如画,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上的“小江南”,美不胜收。

此时,比这壮丽山河更引人注目的是两岸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在天水河大峡谷一样,人们聚集在此观看那些在裸露河床上忙碌的淘金人。和所有沿河聚居区的情况相似,这里七八成,甚至八九成的居民,都是周边缺水地区政府安排来此暂住的移民。

随着季节更替,高海拔地区的天气逐渐转凉,人们的习惯也随之改变。他们不再躲避不再炽热的阳光,反而纷纷走出屋外,有些惬意地享受起高原上温暖的日光浴。

当然,人员中少不了当地军警治安人员、社区服务人员、医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另外,与天水河大峡谷那热火朝天的淘金现场有所不同的是,除了同样令人震撼的淘金场景外,大拐弯的上游还呈现出另一派繁忙的水利建设景象。

随着秋意渐浓,天气转凉,一群水利工人正抓紧施工黄金时节,热火朝天地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他们正在完善两岸农田的滴灌系统,增设分流的引水渠道,为来年春耕抗旱做着充分准备。

这时,一位驻足观看的外地村民好奇地向正在施工的水利师傅询问道:“师傅啊,我看你们修的这个水渠怎么不建得再宽一些呢?要是能把河水多拦一些下来,这里的庄稼地不就能有充足的水源了吗?也就再也不用担心干旱了!你看这长渎水倒流,天水河在这个地方都不想往下游走了,它都想倒回去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啊!”一位经验丰富的水利师傅放下手中的工具,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耐心地解释道:“老乡,你这个想法可要不得哦!咱们上游要是把河水都截完了,下游的乡亲们可就要遭殃了,更下游其他国家的人就得渴死饿死了。”说到这儿,他顿了顿,“这河水是上天与二圣恩赐的,是整条河流两岸人类与其他所有生灵共同的资源,咱们得讲究科学分配,合理利用。现在正是抗旱的关键时期,只有上下游齐心协力,统筹安排,才能共渡难关,最终赢得这场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啊!”

这时,一个外地人道:“是啊,如果真那样,当地人也就不会接收我们了。我们就得渴死饿死在大山上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着,为了避免在这个敏感话题上继续深入,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话题转向了与淘金相关的趣闻轶事。

这时,一位戴着草帽的年轻人好奇地问道:“天水河为什么在这儿是金沙色,而拐过几字形大弯后,偏偏又呈现出独特的青绿色呢?同样一条河,两段颜色截然不同啊。”

旁边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淘金者捋着胡子解释道:“这是因为天水河下一段水域中含有丰富的磷元素,这种特殊的矿物质成分使得河水呈现出其他水系罕见的湖青色,就像一块流动的翡翠,与整个天水河的金沙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又有人兴致勃勃地追问道:“那这些闪闪发光的金子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怎么就有金子了呢?”

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长者用充满敬意的语气回答:“这些珍贵的金子自然是创造神和二圣赐予我们的礼物啊。自从蓝星诞生的那一刻起,金子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大部分都深埋在地下,像这样裸露在地表的只是极少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挖掘和利用这些珍贵的金属了。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历史有多么悠久,利用金子的历史就有多么漫长,金子与人类文明始终相伴相生。”

这时,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师模样的人插话道:“不过现代科学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有科学家认为,在蓝星形成的初期,其实并不存在金子。后来由于大量宇宙小天体的撞击,在超高温的作用下,这些天体内部携带的金属元素逐渐沉积在蓝星上。而金子因为密度特别大,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大部分都沉降到了地核深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如今我们能开采到的地表金矿如此稀少,沙金显得这么珍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位医务人员插话道:“自从星灯大先生发现将金箔应用于医疗领域具有显着的镇心平肝、安神解毒等神奇功效,特别是在帮助人类调节因旱灾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方面效果尤为突出,这一重大发现使得黄金这种金属的价值和用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金子不再仅仅是一种装饰材料,更成了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医疗资源,其作用和意义因此变得更加广泛而深远。”

十分奇怪,走到此处,一对情侣并未继续前行,而是突然好似想起了什么,掉头往回走了。少年鬼使神差地也跟着调转方向,随他们而去。因为他自己也不清楚要前往何处,又觉得安全且熟悉本地情况的人多带他往西走一段路,总归比自己盲目乱闯要好。

少年站在虎跳峡的边缘,望着眼前奔腾的怒江,心中充满了困惑与不解。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对看似私奔的恋人竟然在即将抵达虎跳峡前,突然再次改变了行进方向,转而往西进入了一条更为狭窄幽深的河道——那便是当地人口中神秘莫测的通天河。

少年的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未知的惊讶,又夹杂着难以抑制的好奇。他暗自思忖:这对年轻男女不是要自杀的,他们究竟要干什么呢?他们要去往何方呢?他们为何要选择这样一条人迹罕至的险路呢?虽然心中充满疑问,但少年还是决定远远地跟随着他们的脚步,而且巧合的是,他们前进的方向也正好是往西而去,与自己西行的目的一致。

就这样,少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小心翼翼地跟随着前方的身影。他们穿过茂密的原始森林,越过湍急的溪流,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不知不觉间,少年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跟着他们走了整整两天。这两天里,他见证了通天河两岸变幻莫测的风景,也感受到了这片神秘地域特有的氛围,当时更是一对情侣共同进退鸾凤和鸣的情景。

少年始终与他们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敢跟得太近,生怕惊扰了这对沉浸在爱河中的恋人,又不愿离得太远,生怕错过他们的行踪,再也找不到。

在通天河第二个夜幕降临时,少年又看见他们取出简易的睡袋,像前一个晚上那样在星光下相拥而眠,那份温馨让他既羡慕又感动。而少年自己则一如既往地选择了一处小崖壁的缝隙作为栖身之所,在寒风中蜷缩着入睡。

走上通天河的第三上午,在海拔3000多米的通天河畔,少年远远地见到了一个特别的放蜂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