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谷的入口,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灰色雾气,雾气中带着熟悉的“执念之气”,却不是天道余孽的毁灭之力,而是修士们内心的恐惧与迷茫。
“里面的修士听着!天道已灭,平衡之道已立,你们为何还要执着于重建秩序!”魔修朝着谷内喊道,声音穿透雾气。
“闭嘴!”谷内传来一声怒喝,一道灰色的光刃劈出,却在中途停住——显然,里面的修士还有理智,不愿伤及无辜,“若没有天道秩序,四道必再次争斗,九域必乱!你们这些凡人不懂,只有重建秩序,才能换来长久安宁!”
“秩序不是靠强制,而是靠初心!”墨尘走上前,声音透过雾气传入谷内,“当年天道以秩序为名,束缚众生,让四道争斗,让百姓受苦,难道你们忘了吗?如今的安宁,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坚守初心,而非被秩序捆绑!”
谷内陷入沉默,灰色雾气微微波动,显然里面的修士在挣扎。
墨尘继续说道:“你们看谷外的百姓——老农守田,工匠精工,修士护生,他们没有被秩序束缚,却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九域。这才是真正的平衡之道,是‘自渡’的真意!”
话音刚落,谷内传来一声叹息。灰色雾气渐渐散去,露出静心谷的真面目——谷中修士们盘膝而坐,眉心泛着淡淡的灰光,正是被“秩序执念”困住的征兆。为首的修士缓缓睁开眼,眼中满是迷茫:“可……若没有秩序,人心易乱,到时候怎么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人心不会乱,只要初心还在。”墨尘走进谷中,从怀里取出那本带着百姓批注的《共守篇》,递给为首的修士,“你看,这些百姓没有高深的修为,却明白‘守心即守序’的道理。秩序不是靠外力强加,而是靠内心的坚守——守家园,守正道,守真意,这便是最稳固的秩序。”
为首的修士接过《共守篇》,指尖拂过百姓的批注,当看到“守田即守心”四个字时,身体猛地一颤。他想起自己当年修行的初心,不是为了维护什么天道秩序,而是为了守护谷中百姓不受战乱之苦。眉心的灰光渐渐消散,眼中恢复了清明:“我……我明白了,是我混淆了‘秩序’与‘初心’,错把强制当作了守护。”
随着他的醒悟,谷中其他修士的执念也渐渐化解,灰色雾气彻底消散。他们站起身,朝着墨尘与谷外的百姓深深一拜:“多谢诸位点醒,我等愿放下执念,与众生一同践行‘自渡’之道。”
百姓们欢呼起来,静心谷的修士们也露出了释然的笑容。阳光洒进谷中,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墨尘看着这一幕,胸口的竹简与剑穗轻轻发烫,仿佛简清言与凌霜华在为他欣慰。他知道,这便是他如今的“使命”——不是冲锋陷阵,而是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众生的初心,让平衡之道在九域生根发芽。
离开静心谷时,夕阳已西斜。东莱郡的百姓们拉着墨尘的手,邀请他留下做客,墨尘笑着婉拒:“九域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去看看,我要把大家的初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他背着行囊,朝着西漠的方向走去。沿途,他看到白鹿书院的儒生们在田间讲学,将《共守篇》的道理融入农耕;看到须弥山的佛修们走出山门,在城镇中开设医馆,用医术渡人;看到天罡盟的道修们与幽冥渊的魔修一起,在边境巡逻,守护着九域的安宁。
走到西漠时,当年种下的树苗已长成小树,绿洲扩大了一倍。一名白发老者坐在树下,给孩子们讲述着“星骸之战”的故事,却没有渲染墨尘的英勇,而是着重讲了百姓们如何拿起农具守护家园,讲了四道修士如何放下成见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