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一桶“大”金

银行到账的短信提示音,在一个周二的清晨清脆地响起。林长青正在翻阅一份关于芯片架构的英文文献,他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的那一串零,让他的目光停顿了片刻。

七千五百万。

这是与东方石化技术授权协议的首笔款项,足额、准时地划入了“长青科技”的公司账户。没有预想中的激动难抑,也没有暴富后的眩晕感,林长青的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

这笔钱,不同于之前小说版税或股市投机带来的收益。它是知识、技术与商业智慧凝结成的实体,是市场对他手中专利价值的直接认可,更是“长青科技”这艘刚刚起航的小船,获得的第一股强劲、持续的东风。

他放下手机,继续看了一会儿文献,才起身走到窗边。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照亮了空气中浮动的微尘。楼下街道上车流渐稠,城市开始苏醒。林长青看着这一切,心中规划的蓝图,因这笔资金的注入,而变得更加清晰和触手可及。

他没有耽搁,当天下午就在公司临时的办公点召开了核心团队会议。与会者除了几位技术骨干,苏雨晴也自然在列。她如今已不仅仅是“特别助理”,更像是公司的内务总管,负责着日益繁杂的行政、财务和人事协调。

会议室的白板上,早已写满了林长青规划的资金用途。他没有使用花哨的PPT,只用黑色水笔清晰地划分了几个区块。

“钱到了。”林长青开门见山,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讨论今天午饭吃什么。他拿起笔,点在第一个区块上,“首先,百分之五十,投入下一步的研发。”

众人的目光随着他的笔尖移动。那个区块里,写着“芯片设计软件环境搭建”、“新型储能材料探索”、“‘星瞳’AI算法基础研究”等几项。

“我们的根基是技术,不能停。”林长青环视众人,“芯片是下一个必须攻克的堡垒,需要购买顶级的EDA软件授权,搭建大型运算服务器集群。材料方面,不能只依赖催化剂一条腿走路,需要开辟新的方向。还有AI,‘星瞳’的构想不能只停留在笔记本上,需要启动基础的数据训练和模型搭建。”

他的话语简洁,却为公司的技术路线勾勒出了清晰的骨架。几位技术骨干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他们而言,充足的研发资金,就是最好的强心剂。

笔尖移到第二个区块,占了百分之三十。“这部分,用于公司正规化运营。我们需要立刻寻找并租下正式的、像样的办公场地,购置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办公器材。同时,建立规范的财务流程和人员薪酬体系。”他看向苏雨晴,“雨晴,这部分你来牵头,行政和人事团队需要尽快搭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