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夏日的阳光带着重量,沉甸甸地压在北京站的月台上,空气被炙烤得微微扭曲,混合着汗味、方便面调料包的味道和离别的愁绪。林长青站在即将驶离的火车旁,脚下是承载了他无数梦想与奋斗的城市,身后是父母与苏雨晴——他过去、现在与未来情感的锚点。
林父林母站在几步开外,母亲的眼圈还是红的,像两枚浸过水的桃子,但她努力挺直着背,嘴角用力向上扯出一个笑容。父亲依旧沉默,只是那平日里总是微蹙的眉头,此刻舒展了些,目光沉静地落在儿子身上,里面有骄傲,有不舍,更有一种“孩子大了,该放手了”的释然。
苏雨晴站在二老身边,穿着一条简单的白色连衣裙,像一株清新的栀子花,安静地绽放着。她没有像林母那样外露悲伤,只是目光紧紧跟随着林长青,清澈的眼底仿佛有千言万语在流转,最终都化为了无声的支持和等待。
“到了那边,凡事……多小心。”林父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他伸出手,重重拍了拍林长青的肩膀。那力道,一如他沉默的父爱,深沉而有力。
“爸,妈,你们放心。”林长青点头,语气沉稳,“我会照顾好自己。你们在家,也多注意身体,别太操劳。”
林母上前一步,替他理了理其实已经很平整的衣领,动作细致而缓慢,仿佛想通过这个动作,将所有的牵挂与叮嘱都缝进去。“钱够不够花?听说北京东西贵……别亏待自己,该吃吃,该喝喝……”絮絮叨叨的话语,是天下母亲共通的语言。
“够的,妈,您别担心。”林长青耐心应答,心中暖流与酸涩交织。他看向苏雨晴,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无需多言,彼此都懂。他轻轻点了点头,她也微微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
汽笛长鸣,如同一声悠长而不容置疑的催促,撕裂了月台上黏稠的空气。
“上车吧,别误了点。”林父提醒道。
林长青最后用力拥抱了一下母亲,又对父亲和苏雨晴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转身踏上了列车的踏板。他的背影挺拔,步伐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找到自己的卧铺位置,是靠窗的下铺。他将随身背着的、看起来并不算鼓胀的双肩包小心地放在铺位上,然后才将那个更大的、装着换洗衣物的行李箱塞到了床铺底下。
做完这一切,他才在窗边坐下,目光投向窗外。
月台上,母亲在抹眼泪,父亲揽住了她的肩膀。苏雨晴向前走了几步,站到了离车窗更近的地方,仰着头,努力对他笑着,用力挥着手。阳光勾勒出她美好的轮廓,那笑容明亮得有些刺眼,仿佛要将离别的阴影全部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