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舆论的暗箭

价格战的反击初见成效,生产线上一片忙碌,“长青科技”内部紧绷的气氛刚刚有所缓和。然而,真正的风暴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周一清晨,苏雨晴像往常一样,在前往公司的路上浏览着行业资讯和舆情报告。突然,她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停住了,眉头紧紧蹙起。

“长青,你看这个。”她一进办公室,立刻将平板递给林长青,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屏幕上,是几家颇具影响力的行业媒体和网络平台几乎同时发布的几篇文章。标题一个比一个刺眼:

· 《“长青科技”数据疑云:天才少年还是精心包装的骗局?》

· 《剖析“长青一号”:性能数据完美得不真实》

· 《北方重工订单背后的秘密:不正当竞争还是技术剽窃?》

文章内容看似客观,引用了“匿名业内人士”和“技术专家”的分析,话里话外却都在暗示“长青科技”的研发数据存在造假嫌疑,技术来源不清,甚至影射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北方重工的订单。行文老辣,极具煽动性,将质疑包装在“追求真相”的外衣下。

“来得真快。”林长青快速浏览着,眼神冷了下来。奥本海默在价格战上没占到便宜,转而动用了更阴险的武器——舆论战。这一招,旨在从根子上动摇客户和合作伙伴对他们的信任。

“已经有好几家正在接洽的客户打电话来询问情况了,语气都很犹豫。”苏雨晴语气凝重,“刘经理那边反馈,原本这周要签约的两家,也突然说要‘再研究研究’。”

这比价格战更致命。价格优势可能被超越,但信任一旦崩塌,重建起来难如登天。

“召集核心管理层,十分钟后开会。”林长青放下平板,声音沉稳,听不出慌乱。

会议室里,气氛比面对价格战时更加压抑。技术总监王工气得脸色铁青,拳头攥得咯咯响:“胡说八道!纯粹是污蔑!我们的数据都是实打实做出来的,经得起任何检验!”

市场部刘经理则忧心忡忡:“林总,苏总,舆论发酵太快了。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跟风质疑,对我们非常不利。必须尽快回应,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