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共享的压力

“引航”项目刚刚启动,如同精密钟表内的一个新齿轮开始转动,深空监测网的请求也已发出,如同在浩瀚宇宙中撒下了一张无形的网。苏雨晴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古德曼基金会全球专利诉讼的公告,就像一记早有预谋的重拳,狠狠砸在了“长青科技”的门面上。

消息如同病毒般在各大财经和科技媒体蔓延开来。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巨头出手!古德曼全球围剿‘长青科技’》、《‘曙光’催化剂陷入专利窃取丑闻》、《民族之星还是技术窃贼?》。文章里充斥着“匿名专家”的质疑和看似专业的专利条款分析,将“长青科技”描绘成一个依靠不正当手段崛起的投机者。

公司内部,刚刚因生产线恢复和“曙光”成功而提振起来的士气,瞬间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无数道或怀疑、或担忧、或愤怒的目光投向总裁办公室。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大部分是来自惊慌失措的投资者和摇摆不定的客户。

苏雨晴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法务部紧急送来的诉讼文件摘要和舆情报告。她的太阳穴依旧在一跳一跳地抽痛,精神力透支带来的虚弱感如同潮水般反复冲刷着她的意志。但她放在桌下的手紧紧攥着那部加密通讯器,感受着它冰冷的触感,仿佛能从中汲取到一丝来自遥远星空的支撑。

她抬起头,看向坐在对面的法务部负责人和几位核心高管,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情况比预想的更糟。”法务部负责人推了推眼镜,声音干涩,“古德曼动用的是他们在全球几十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布局,同时发难。他们指控我们侵犯了他们一项关于‘特定金属氧化物簇催化剂制备方法’的基础专利。虽然我们的‘曙光’在结构和性能上完全不同,但对方的专利撰写得非常宽泛,模糊地带很多,官司打起来会非常耗时耗力,而且……对我们目前的国际声誉和市场拓展是致命打击。”

市场部刘经理脸色铁青:“已经有三家重要的欧洲潜在合作伙伴明确表示暂停谈判了!还有几家国内客户也开始犹豫,担心后续的供应链稳定性!”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这不仅仅是法律战,更是一场舆论战和心理战,目的就是在林长青不在的时候,彻底击垮“长青科技”的防线。

苏雨晴静静听着,没有说话。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诉讼文件上那些冰冷的法律条文。然后,她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

“所以,”她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压抑的空气,“你们是觉得,我们应该认输?还是觉得,林总不在,我们就该举手投降?”

她的语气很平淡,甚至听不出什么情绪,但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却仿佛有两簇冰冷的火焰在燃烧。

众人一怔,被她话里的冷静和隐含的锋芒慑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