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老子不烧人,只点灯

我站在桂髓容器前,手指悬在启动键上方。

没有颤抖,也没有迟疑。

心跳平稳得不像一个即将按下“文明重启”按钮的人。

不是不怕,是终于懂了——这一秒,不是终结,而是回应。

万年的孤寂,等的从来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声回音。

“刑天F,最后检查。”我低声下令。

背后传来低沉的机械应答:“全息投影阵列校准完毕,环形光幕能量耦合率98.7%,谐频稳定。”

那是我亲手改造的刑天F机甲——原本只是农场里用来搬运营养舱的重型外骨骼,如今六组高精度光学发射器环绕桂髓核心,像一圈沉默的守夜人,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保驾护航。

常曦站在我斜后方三步远的地方,没说话。

但她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见证。

她不再是那个隔着量子屏障发号施令的“守望者零号”,不再是冷面无情的基地最高指挥官。

她是常曦,是我并肩走过废墟与星火的女人。

她第一次,没有用协议、没有用数据流来干预我的决定,而是选择站在这里,用一双看过一万年黑夜的眼睛,看着一个人类,在坟墓之上点亮一盏灯。

我深吸一口气,按下【共鸣唤醒】协议。

刹那间——

旋律响起。

《安魂与启程》第一段音符如春水破冰,缓缓流淌在整个心烛陵。

这不是什么古典乐章,也不是祭祀哀歌。

这是我三个月来,一帧一帧编出来的“文明心跳”。

我把现代农业的日出灌溉周期,转化为低频震动波;

把光合作用曲线做成主旋律的节奏基底;

将土壤pH值波动谱成和弦变化;

甚至……把我第一次在月面种出小麦那天录下的笑声,混进了副调第三小节。

这是一颗来自未来的、活生生的脉搏。

地面开始震颤。

青铜鹿首——灵枢守脉者,额间的绿光骤然拉长,化作一道贯穿穹顶的能量光柱,直指月背深处埋藏的“归墟信标”坐标。

四周沉寂了上万年的晶体阵列,一颗接一颗亮起,像是冻土之下苏醒的根系,一寸寸探向春天。

然后,声音来了。

不是通过耳朵。

是直接在我颅骨里炸开——

“你们……也在种地?”

那一瞬,我眼眶发热。

我没忍住,笑了。

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我打开公共频道,接入所有残焰意识通路,声音稳得连自己都吃惊:

“各位前辈,我叫陆宇,现在在月亮上种地,收成不错。”

话音落下,最靠近中心的一颗晶体猛然升温,红外读数瞬间飙升300%!

紧接着,第二颗、第三颗……上百颗晶体接连响应,仿佛三百双眼睛,在漫长的黑暗尽头,终于看见了春天。

他们不是机器,不是数据库。

他们是人。

是曾经在末日风暴中攥着基因图谱不肯放手的老农学家;

是临终前还在演算聚变堆效率的能源工程师;

是躲在防护舱里画麦穗的孩子,嘴里念着:“我想看看春天的麦田……”

他们的意识早已破碎,却依旧燃烧着。

而现在,他们听见了——有人在月亮上,继续耕种。

十二小时。

整整十二小时,我没有离开一步。

汗水浸透作战服,肌肉酸痛到发抖,神经晶体高频共振带来的刺痛几乎让我昏厥。

可我不敢闭眼。

这是两个时代之间的灵魂接驳。

当桂髓核心终于形成稳定的高维能量流,曲率信标进入待命状态时,我体内的【文明延续者】天赋树突然剧烈震颤!

一道从未见过的分支自动解锁——

【群体意识共振】(Lv.1)

效果:可在短时间内与最多512个智慧意识共享知识经验,实现跨思维链式协作。

代价:每次使用将随机遗忘一段个人记忆。

我没有选择它。

是它选择了我。

我尝试激活一次微调测试,只接入三个模拟节点。

刹那间,脑海中闪过无数陌生又熟悉的画面——

某个实验室的日志界面,时间戳显示:上古历·羲和七十三年四月十七日,温度失控,三人殉职,种子库保全;

一段量子编码推导过程,笔迹清秀却急促,写着“若后人见此,请勿重启生态圈——除非你已找到替代能源”;

还有一名少年蜷缩在防护舱内,窗外是血红色的地月交食……

他手指在空中画着麦穗图案,嘴唇微动:

“我想看看春天的麦田……”

泪水无声滑落。